【情缘】在六枝报发表第一篇处女作时,当时那种兴奋溢于言表,我反复地读了一遍又一遍,深受鼓舞,自己写的东西居然可以变成铅字,也居然可以让别人分享。因为这篇文章,我又重新认识了自己,我是一个能够写点小东西的理工女。
我是理工专业毕业,对写作并不擅长。能够写点记叙文,还源于高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在评判作文的时候给我多评了几分。参加工作以后,我一边当出纳、一边搞文字打印,未曾想过写文章的事,我以为以后的日子就这么不温不火地过,虽然我也很努力地把出纳做到不差一分一毫,也很努力地边打印同事们的稿子边学习里面的写法、新词美语及文章结构、框架和内容。
20年前的一个夏天,我认识了《六枝特区报》。就在那个夏天,我看到了《六枝特区报》刊载着六枝特区本地新闻和老百姓的关注的身边事,副刊还有一些文人写的一些正能量的文章和诗歌。阅读了好多期《六枝特区报》后,我突发奇想,要是我能够在《六枝特区报》发表一篇文章,那将是一件多么令人幸福的事啊!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当时在报社工作的同志以后,他们鼓励我“你先写来,我帮你看看可不可以发表,如果不可以,我们一起逐字逐句修改,力争能用”。记得当时我写的是一篇记叙散文《一把红雨伞》, 文章记录了我读高中时的一个雨天,我放学后在学校门口等妈妈给我送伞,最后并没有等到妈妈送的雨伞,当我淋着雨回到家的时候,门边放着一把红雨伞,妈妈的膝盖伤了,来不了学校。文章主要讲了我的心理动态和妈妈对子女的爱。报社的编辑看了这篇小文以后说,一定可以发表的。
没过几天,《一把红雨伞》在《六枝特区报》刊发了,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当时那种兴奋溢于言表,我反复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这是我第一次在县级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我深受鼓舞,自己写的东西居然可以变成铅字,也居然可以让别人分享。因为这篇文章,我又重新认识了自己,我是一个能够写点小东西的理工女。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六枝特区报》在2003年底停刊,又于2014年初复刊,2019年更名为《今日六枝》,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今日六枝》的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情怀。是这张报纸给了我勇气和信心,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不再惧怕写材料和文章,不会写就多学,素材不够就多找,写得不好就多改,不懂的地方就向同志们请教……
可以说,《六枝特区报》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