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小小食用菌: 群山之中铺就致富之路
2020-07-19 11:32:06 六枝融媒体中心
  • 近年来,六枝特区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构建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通过“三变”改革、产业“八要素”等扶贫政策的连接,建成食用菌基地28个,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形成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巨大推力。

    87f54e72a0764d7db04b036a5e7fa101.jpg

    走进六枝特区月亮河乡,在层层的绿色屏障下,花德河国有林场一排排菌棒整齐有序地静卧在菌架上,一朵朵“伞”状的小蘑菇从菌棒的两端长出,散发着夏季特有的活力。

    与大多数食用菌种植基地不同,鸿霖山基地没有大棚,在纯天然的林地中,菌子在最接近野生的环境下生长,因而被称为“仿野生菌”。

    9e0db865c0b8491fa069debaf634dfc1.jpg

    鸿霖山仿野生菌基地在全省同类基地中规模名列前茅,今年的食用菌种植规模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0万棒,总计能达15万棒。

    据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太鸿介绍,今年,他们种植食用菌在拼多多,电商各个平台上都可以下订单了,东西部协作的产业扶贫订单也下来了,预计今年的产值在去年基础上可以翻两到三番。

    “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五不争”的原则发展食用菌产业,取得可观的收益,有力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

    0b3ea38a67d74ade83bf61405f230f88.jpg

    鸿霖山仿野生菌基地只是六枝特区众多食用菌产业的代表之一。标准化大棚、林下种植、简易棚种植、作坊式生产、小规模种植……不同的地方根据各自实际,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和菌类品种。

    d7d55b6cfc1448408920671c6357b968.jpg

    赤松茸是牛场乡尖岩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尖岩村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4700亩的大雪场林场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4953f2a69d2d45dca10f091aa5bd4fbc.jpg

    牛场乡尖岩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说:“赤松茸产业惠及121358人,从林地流转、就业务工,每年每户增收最低1800元,最高21000元,大大地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6f43ecd5a624770971f9d979ee43c0d.jpg

    近年来,六枝特区成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科学分析、总结和研判的基础上,对全区食用菌产业进行安排部署。

    0d5bbb7fc7cc4ddf858442a85624fe44.jpg

    目前,六枝特区共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28家,各乡(镇、街道)结合自身气候、资源等优势,建成不同规模食用菌基地28个。2020年,六盘水市下达六枝特区食用菌产业目标任务为种植面积2600亩(万棒)、产量1.05万吨、产值1.15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000人。截至6月2日,完成食用菌种植1348亩(万棒),产量3501.7吨、产值4380.1万元。


    融媒体中心报道


    编辑: 王证朝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