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 林权改革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2020-08-04 16:05:44
  • 今年,六枝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这场改革,让六枝的山定权、林更茂、民更富,截止目前,累计带动72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1.1万余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六枝特区月亮河乡,海拔1200米的马尾松林下,100余亩的食用菌基地负责人陈太鸿正在采摘新鲜的菌菇。

    3f44fad643dd47dcbe430bc5da8df543.jpg

    陈太鸿所在的花德河林场,是六枝特区唯一的国有林场,以前是能源基地的坑木林。为了保护生态,2013年,这里收到了“禁伐令”。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花德河林场场长王熙说:“我们在接到上级的禁伐令以后,如何盘活国有资产,如何盘活这一片森林生态资源,我们探索出了林场目前的一些发展思路,主要是围绕林场的‘一路两代’来开展。

    e52f3a55840c46d8ae1c314f86c0d93c.jpg

    花德河林场总面积5万亩,有林面积占到一半。现在,有2家企业在林场开展林下经济试点种植,建起了花卉苗木、食用菌两个基地。

    作为贵州的林改试点县市区之一,六枝围绕“林权流转,林地入股,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三个方面做文章。

    六枝特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谌雨说:“2016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启动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全面停止国有林商品性采伐以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为主,引进公司开展林下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9550fbe4054c4a8b831f6fde9f9098a6.jpg

    靠山吃山,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花德河林场目前已成为贵州省内主要林下食用菌种植培训点之一。

    六枝特区鸿霖山食用菌总经理陈太鸿说:“基本上每个月我们就可以集中培训三到五天,然后让来自全省、全市的菌农都来我们这培训猴头菇的种植,发展林下种植,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跟着我们一起来致富。

    642174231a434ec180b7962786bf2254.jpg

    眼下,月亮河乡何家寨村的750亩茶园,已经进入休眠期,不过村民们依然有收入。这片小山坡,是村里十多家村民所有,过去种的是杉树,土地零碎,只能靠砍树来变钱。2013年,在村里的号召下,村民们将林地流转给公司种茶树。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乡何家寨村村民江兴秀说:“流转给公司两百块钱一亩,我们来干活也有工资的,60块钱一天。

     贵州多彩黔情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陈燕青说:“一是通过土地流转给到农户基本分红,最大的部分还是通过劳务用工,我们每年在这片基地支出的劳务费用就达到五六十万,这五六十万是真真实实的发到农户手上去的。

    过去十四年,六枝特区完成了林地勘界确权面积77.4637万亩,发、换林权证近9544本。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站在新起点上,六枝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开展国有林场改革。下一步,六枝将继续深化改革,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投入林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龙艳兰(实习)


    编辑:宜霖  邓泽慧(实习)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