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育新机开新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0-10-09 10:00:47
  • 即将开始的十四五,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如何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理清发展思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必答题。

    c14e06979778491784c794367ce3a7c7.jpg

    一、正确认识形势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此后,在多次重要会议上、不同的场合他又反复阐释这个重大战略观点。因此,如何认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关系到“谋新机、开新局”。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战略论断是社会发展历史得出的结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认识,毫无疑问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一百多年,是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最多的一百年多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的一百年多年。回顾近代以来的百年,发生了一、二次世界大战,诞生了社会主义社会,形成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应的两大阵营。就中国来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的《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巴黎和会中国以战胜国身份蒙受西方欺辱,中国前途迷雾重重,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党人搅醒了中国社会这潭“死水”,以此为标志,为中国社会注入了新的“血液”,注入了“理想、向上、不屈、执着和担当”精神新元素。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ab6795acc8284b1e86785471acb5f33b.jpg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跃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推动了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

    与此同时,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正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经济的中心正向东方移动,全球治理正向公平合理迈进,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这个变革更加激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推行“霸凌主义”,枉顾国际法,破坏国际经济和社会秩序,使世界经济、社会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

    fa944bec4d5648b18f77e09c382a6cac.jpg

    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以“六稳”,促“六保”,实施“双循环”等战略决策,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社会快速恢复正常。世界的眼光关注着中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主持公平正义,担当作为的魄力正得到世界认同。可以预见,中央“我们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正确的,世界求发展谋发展盼发展的总体形势没有变,“后疫情时代”由于中国这个“稳定器”、“动力源”,正在初露曙光。

    二、坚定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我感觉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果,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来源实践,在实践中更加丰富,充分展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充分应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论布局指引中国经济社会大船,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放眼世界,深邃洞悉世界格局和社会发展。其中一个闪光点就是“坚定信心”。在每次会议上、每次视察中、每次接见会见中外客人的场合,总书记的讲话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坚守,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比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是个大国,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等等。

    正是总书记的信心、党中央的信心,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疫情防控才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经济一季度大幅下滑,二季度趋稳回升、由负转正,增长3.2%,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6%,情况比预料的要好。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我们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推动发展。

    三、担当作为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后疫情时代,如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做好今年的工作,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要巩固提升我区脱贫攻坚成果。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我们的脱贫攻坚卓有成效。如六枝特区顺利通过国家大考,7个贫困乡镇、130个贫困村的39813户119600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实现了六枝特区历史上的第一次。但是仍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如群众的钱袋子还不太“鼓”,稳定收入还不可持续,收入渠道不宽泛;群众的文化生活不丰富,思想觉悟有待提高,治理体系有待建立健全;边缘户及低水平脱贫户致贫返贫风险不同程度存在;“十大产业”还未形成大气候,合作社大多运作水平低,盈利少,带动作用不强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一一解决。一要更加关注农村弱势群体;二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管护;三要更加注重成型产业的后续跟进;四要更加注重农村社会治理;五要更加用好用活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六要更加关注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农村文化建设。

    3ca5c7dda62943a1a216c194d3318f2f.jpg

    二是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严格跟踪问效,强化考核问责,“冲刺90天,决胜小康年”。通过召开企业主座谈会、经济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等会议,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摸清家底、算清大账、交任务、出题目、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目标任务圆满收官。人是经济社会发展诸要素中第一位的决定因素。因此,必须更加注重提振“精气神”,营造好气氛,为完成今年任务及“后疫情时代”发展,聚人心、凝合力、打基础。要通过树立正反典型,重奖罚、慎提拔重提拔,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如设立“领导突出贡献奖”、“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奖”、“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突出贡献奖”、“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国有集体经济发展典型贡献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典型贡献奖”、“六枝新型人才奖”等等,进一步激发各行业干事创业激情,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

    de0dcb68ccd747bf88609aa02104b9cd.jpg

    三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省(县、区)”战略。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让“多劳者多得”。要增加人才投资,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投入,确保人才投资成为真正的战略投资。要允许人才合理流动,但要避免人才过度流失。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实践成才”的主张,人才是生产的要素,高层次的人才比其他中层次和低层次人才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要更大。因此,实施“人才强省(县、区)战略”中,要注重加强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经济人才,让人才的作用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细胞。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才环境实际上代表了发展的环境。如六枝特区必须更加关注人才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因素。

    41b70bde9fcd47a3be7a492b1487e42a.jpg

    四是要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焦点是弄清“后疫情时代”的特点是什么?中央的决策部署精神是什么?国际国内的情况是什么?贵州省情(如六枝的区情)是什么?这些是必须要研究清楚的,否则,我们的后五年,思路方向就不清晰,“纲”不举,“目”就不张,就是昏昏耗耗的五年。如六枝特区要聚集专家学者,组成若干专班,如“冷链物流建设”、“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十大产业如何提升做大”、“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A级景区如何进一步完善,名副其实投入市场”、“城市如何提升成为精品”、“园区如何加快发展,发挥龙头作用”等等。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特点,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问计于民,听政于民,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反复斟酌,科学编制好规划,经过后五年的实施,使六枝经济社会发展打一个“翻身仗”!

    9dab4c71424846b187e3733c5215af4b.jpg

    总之,只有思想更加解放,改革更加深入,作风更加务实,工作更加扎实,育新机,开新局,才能很好地完成六枝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不负人民重托。

     

     

                  

     

    作者:陶玉国


    编辑:王证朝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