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穿上军装,他们保家卫国 ,把宝贵青春献给国防事业;脱下军装,他们本色不变,在“第二战场”划下精彩航线。他们就是退役不褪色、军魂永在心的退役军人。六枝特区月亮河乡折溪村青年创业者雷彧就是其中一个。 近日,记者来到六枝特区月亮河乡折溪村,探寻雷彧的创业故事。

2007年,雷彧怀揣儿时的梦想踏上了从军道路。期间,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两次优秀士兵称号。2009年,雷彧退役。2017年以前,雷彧在外务工,每月八千元的收入,在大多数人看来都很不错。但在2017年的某一天接到村支书电话,知道在脱贫攻坚浪潮中家乡正在发生变化需要人才后,他想到自己从农村走来,帮助家乡一直是自己的梦想,于是他毅然离开原本富裕的生活,回乡支持建设。

回乡以后,通过竞选,雷彧进入村委担任团支部书记职务。期间串户路、“组组通”、“三改三化”等工作在动员群众的同时,他都亲力亲为带头干,深入群众了解乡亲所思所想,需要什么都想办法解决。对于折溪村的发展,他也积极谏言献策,带动发展小龙虾养殖50亩与韭菜种植30亩。目前,韭菜种植在2019年已经产生效益。也正是在这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雷彧看到云南的朋友彭小雄正在创作砂石画,这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

据了解,砂石画是利用天然彩色岩石、鹅卵石、树皮、树叶等不褪色的自然材料粘贴而成的一种新型画种,此画集国画构图、西画手法、熔版画、雕刻和盆景艺术为一炉,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真实感,每一幅作品都充分展现了奇丽的自然之美,又因其作画材料源于自然,无任何污染,所以有“绿色画种”和“环保画种”的美誉。
随着市场需求增加,砂石画的制作工艺会越来越精湛,创作题材将会更加新颖,市场规模和占有率也会不断上涨,这更加增强了雷彧发展砂石画的决心。

今年年初,雷彧与彭小雄谈起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这一想法与对方不谋而合,两人对沙石画都比较感兴趣,希望通过发展沙石画带动经济发展。今年4月29日,坐落于六枝月亮河乡折溪村的贵州卓越砂石画艺术馆成立。

走进画馆,画师彭小雄正在制作砂石画“傍晚的夕阳”,只见她在画上均匀地涂抹一层薄薄的乳胶,然后撒沙,再用吹风机将多余的沙吹掉,一次一次重复着,直到满意为止。

记者在馆内展厅三楼看到,墙上挂着《梵净山》、《黄果树》、《北盘江大桥》、《牂牁江》《丹霞》等展示贵州风景的砂石画。特别是今年6月开始制作的以簸箕为背景的砂石画,花了四天时间完成,效果出奇的好。

目前,雷彧已经制作了80多幅砂石画,销售了20幅左右。他告诉记者,成立砂石画艺术馆,一是让六枝风土人情成为一幅美丽画卷,二是呈现六枝的旅游,三是把贵州的景区景点做成一幅美丽画卷,让大家认识六枝、认识贵州。今年,雷彧和他的团队带着作品《梵净山》参加了第四届 “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赛区六盘水市选拔赛暨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并分别获得创业、创新组三等奖。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宋宜霖 龙艳兰(实习)
编辑:代艳 罗开国
执行监制:胡娴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