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 幸福满园——六枝特区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20-11-10 15:54:18 六枝融媒
  • 1f1f00911af14207a0ffbe5c1011c69d.png


    e67d2b0de8444692bd640ce44add595e.png

    北纬26度,东经105度,贵州西部,一座画廊般的城市镶嵌在乌蒙山腹地,这就是六枝特区。

    六枝辖9镇6乡3街道253个村(居),总人口75.6万人。2014年,全区贫困村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9813户119600人,贫困发生率19.98%,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60bd3d9741c24525802970c020d6d18b.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坚决兑现“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的庄严承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六枝特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向贫困发起总攻。

    e15704559fbb48758a61357e59ded6c9.png

     c189ecc3fc5a4ce4b6803d1af70bb43c.png

    号令就是军令。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六枝特区以“五先五后”攻坚法践行“五步工作法”,以党建引领促脱贫,成立脱贫攻坚决胜指挥部,组建18个决胜工作团、14个区级工作专班,特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导。各部门按照“专班化、专业化、专职化”一专到底要求,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攻坚。

    e282326558344ce3b3f3baaccfda4cca.png

    举全区之力加大投入,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向全区211个村派驻决胜工作队,安排区直单位科级干部驻村轮战2826人次,选派893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长期开展驻村帮扶、10730名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打出了“责任压实5个100%”“面上调度黄牌警告法”“按村销号分批转段法”“打造样板复制推广法”“负向扣分正向销分法”系列组合拳,全区迅速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a96c857a0e154331a3665cab7d39530d.png

    多渠道筹集资金,筑牢基础设施。投资8.5亿元修建“组组通”公路1146公里,硬化串户路154.79万平方米,硬化庭院123.19万平方米,极大方便广大群众出行;实施覆盖42.89万人口的人饮工程,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投入资金2.15亿元,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3557户16621人易地扶贫搬迁,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难题。

    89df48f67c1e456c85dfa5dec33e7742.png0a28251e3f104a80910cc7770fc4af8c.png

    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通过春风行动、夏秋攻势、秋后喜算丰收账、冬季充电等系列行动,实施产业扶贫项目464个,形成以猪、牛、猕猴桃、优质米、蔬菜、茶叶、食用菌、水产养殖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三变”利益联结,农户累计分红达到2.7亿元,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

    1b9dc079fcf546ca9c11fa1082860562.png

    82f3d2fd396b46e7a286cb8adcbe233d.png

    突出政策保障暖民心。资助学生138.21万人次7.33亿元;把实施学生营养餐工程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实行“营养餐+产业基地+贫困户”的扶贫经营模式,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与营养餐工程产业挂钩,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30580fb492f44416a0bb5406a2457301.png

    积极探索医共体改革新模式,推动区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基层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难题,医共体改革的成功经验得到全省推广;自开展健康扶贫以来,累计享受政策的贫困患者8.79万人次,补助资金3.47亿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

    588a377659bb43ea943a851d83817175.png

    通过全区上下勠力同心,2019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六枝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终于摘掉了六枝特区戴了24的贫困县“帽子”,实现了全区广大群众多年的夙愿!

    b02be5cac4fd45029e192aac084fd12e.png

    减贫摘帽后的六枝,始终坚持“四个不摘”,按照“一手抓脱贫质量巩固提升,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脱贫”的部署,坚持指挥体系、扶贫政策、攻坚队伍、帮扶力度、督导检查“五个保持不变”,紧扣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持续打好“收官战”。2019年底,全区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剩余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清零”目标。

    93db6a19da8440b9ad897e9442c62424.png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六枝特区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在战疫情、抗灾害的同时,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影响降到最低,有力巩固了脱贫成果。

    9477e039b31646cb8f645216f90ddae7.png

    研究制定《六枝特区防贫预警监测机制》,对全区所有农户进行常态化监测,精准掌握动态信息,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实现全区教育保障全兑现、医疗保障全落实、住房保障全达标、饮水安全全覆盖,18062户34851人纳入民政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48450590a8e84f5a886c6cf48e7c18ec.png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8795.2万元,实施项目119个,全区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累计达131.8万亩、生猪存栏达21.2万头、肉牛存栏达9.67万头、禽类养殖规模达195.6万羽、生态渔业基地3520亩,持续带动农户增收;立足调整群众膳食结构、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按照“四一四有四提升”的标准,在全区实施“千家万户小康菜园”示范点72个,示范户3652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71435b22dbb14d558199e2c7231c8e0d.png

    建立“四个一”劳务就业扶贫工作机制和“三个一”扶贫劳务协作供需对接机制,累计实现就业创业65180人,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实现“一户一人”就业;大力开拓省内外市场,实施消费扶贫,通过电商销售、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机关食堂对接等,农产品销售51758.25万元,助推农户收入巩固提升。

    58b8894f39894b0fa94b2985cc852684.png

    1c7f42821b834ac0a74e4626efd7a7d6.png

    由扶贫到扶智扶志,由决战脱贫到巩固提升,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变群众看为群众干,六枝大地谱写了一曲脱贫攻坚交响乐。

    9b29504a286b49178df76e15f83435a0.png

    六枝万名扶贫干部,广大企业和爱心人士与贫困群众同心同向,用双手擎起一片天,为贫困群众遮风挡雨;用双脚趟出一条路,让党的关怀和温暖走进群众的家中,涌进人民的心里。同步小康第一书记彭艳、吴泽南,带着家人来扶贫,把爱的真谛书写在夜郎大地;全国劳动模范韦仕龙,默默坚守山区,精心种好一粒粟,只为带富一方人,让布依山寨的米香飘世界;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书记曹城祥,俯下身子只为做好一口营养餐,实现了产业扶贫与教育扶智的结合,让孩子的笑靥与农民的笑脸温暖了画廊六枝;返乡“白领猪倌”王金涛,用大山深处“跑山猪”带领群众创出一条致富路;驻村干部倪裔豹、卢彦、聂恺,洒尽热血,耗尽生命,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镌刻在六枝的山山水水,把对党的扶贫事业的担当定格在六枝的村村寨寨……

    4ebb38424eab4e17993ccca23e18e82d.png90e3e20e13f84421ba1c320b969a69bc.png

    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一幢幢漂亮的房屋,一个个文化与文明交融的村寨,一条条整洁的通乡通村通组进户路,一片片生机勃勃的产业。这一切,见证了六枝齐心攻坚,决胜脱贫的生动实践,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康庄之路!

    a3659f06358c4735b25c05171f0d3cd8.png

    e5fc14168ecc40a8958da6dc4f996347.png


    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制作


    编辑:代艳 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