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种植,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资源优势不断突出,种类结构不断优化,11.6万亩精品水果种植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来到美丽的牂牁江畔,各种精品水果枝繁叶茂,基地里,水果味弥漫在空中,令人兴奋。
百果园储藏库前,面积90多亩的百香果地里,白色的水泥支架上藤蔓茂密,椭圆的百香果呈现青绿色,藤蔓上还有花朵次第绽放,一片生机。
据贵州航润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岳象军介绍,因为牂牁百香果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产出的百香果很受消费者的青睐,每天的产量大约在500到1000斤,同时发往全国20多个省。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的复工复产,准备再新增百香果3000亩,每天可以带动当地的农户务工达到400人次以上。
近年来,牂牁镇结合本地独特气候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在沿线布局了5个规模示范果园,种植1500亩百香果、4100亩芒果、2500亩沃柑、4300亩核桃,枇杷、樱桃、芭蕉等精品水果6185亩。“常年花开,四季有果”正成为牂牁江吸引八方来客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在山水秀丽的落别乡大樱桃种植基地,2018年以来,大连夫妻张桂荣和刘保东驻守在六枝特区落别乡牛角村基地里,两人作为大连佛伦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樱桃专家,因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机缘,来到六枝特区解决“大樱桃不挂果”的问题。
张桂荣说,大樱桃试验种植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与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截然不同,最需要的就是技术。初到落别,张桂荣一句话就道出六枝大樱桃种植的痛点,只有找准“病因”,把好病脉才能对症下药。经过夫妻二人不懈的努力,曾经“不结果”的樱桃树终于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
近年来,六枝特区以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打造特色水果产业,“中国樱桃名县”“千年古杨梅名县”等美誉花落六枝。
在精品水果种植中,六枝特区采取“基地+农户”种植模式推进水果种植。全区水果产业的发展格局由过去“散、乱、小”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转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水果成熟的季节,前来体验采摘游的游客络绎不绝。郎岱镇葡萄种植园,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绿色有机、滋味甜美的葡萄受到了游客们的点赞;月亮河乡把仕寨村八月瓜种植基地,成熟的八月瓜果皮绽开,露出白色的果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种新奇的水果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通过“果旅融合”,使农业向服务业延伸,让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同时,通过电商订单式销售,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编辑:代艳 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