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赵英辉,今年48岁,是六枝特区新华镇新平村老彭寨村民组村民。
2014年前,我家里的经济来源仅靠在5亩地里种植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作物,一年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加上一家7口人住在破烂不堪的瓦房里,巨大的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
国家实施扶贫政策后,我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也想把日子过好,但没技术没资金,更没有门路。我时刻都在考虑,年迈的父母亲需要人照顾,3个孩子读书也必须有人照管,承担巨大责任的我自然就不能外出打工。家里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又该如何争取政府的相关政策扶持呢?后来,村领导和帮扶干部建议下,我通过养猪成功脱贫致富。
发展生猪养殖绝不是盲目,也不是只想拿到一点扶持资金。从确定养猪的那一刻起,自己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好!我家在农村信用社的帮助下,申请到了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加上筹措的资金买了20头母猪,开始走上养猪之路。
养猪初期,因缺乏养殖技术,母猪发烧、猪崽患病等等情况时有发生,这让我愁眉不展。村委知道情况后告诉我,希望我和妻子去参加政府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
我家挨着镇政府,距离村委会也不远,每逢镇里或村里有养殖培训,我和妻子就轮流去学习。与此同时,我在养殖过程中常有技术难题,比如小猪生病了、如何预防大规模疾病、如何配置饲料等,都随时向镇农技站技术员或外来培训的老师打电话,他们都会耐心细致地提供技术指导。
我和妻子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自己慢慢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养猪经验。圈里喂养的母猪长势良好,产下的猪崽当年全部出栏。我们一家人成功摘掉了“贫困帽”,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
赵英辉建的新房
养猪获得成功后,我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有国家好政策的支持,我将猪棚扩建到280平方米,现圈里关着50多头猪呢。就当前的生猪价格,年底收入也一定可观。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的很好,我们寨子也大变样,家家户户的院落都翻新了。
2017年,我家又获得2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我与妻子商量,多年住的老房破烂不堪,干脆修建新房,让年高的父母亲在晚年享受享受,也让孩子们上学方便。于是,家里花了20多万元在距老房不远的街边修建了120平方米的新房。
作为贫困户,与其坐地等待,不如踏踏实实干点自己选择的事业。今天的收获,主要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有技术人员的无私帮助。有了这么多好政策和援助之手,我更加有干劲,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讲述人:赵英辉 整理:郭府祥
编辑: 罗开国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