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针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在就业、创业、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方面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谋福祉,推进残疾人综合保障性扶贫,让残疾人不落一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胡吉华是六枝特区梭戛乡乐群村党支部书记,患有先天性脊柱弯曲,个子不高,但却用13年的时间让全村变了样。2000年,胡吉华中专毕业,由于身体原因,工作四处碰壁,他再三思考后选择回家乡发展。
“在城市就业压力大,因为我们是残疾人,经过多方面的这个选择,我还是想来发挥残疾人的优势,像我们学到的一些知识,在家乡来发挥,能显示残疾人的一个价值观。”胡吉华说。
2007年,胡吉华进入村委,将自己的思路放在了带动老百姓发展产业上面。通过动员村民积极参与,胡吉华盘活了村里闲散资源、资金和剩余劳动力。现在,全村建起了30个食用菌大棚,种植300亩辣椒,还招商引资合作发展年出栏4万头生猪的养殖项目,产业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腾飞,乐群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通过基地务工、土地入股分红等方式,产业利益联结覆盖全乡413名残疾人,其中乐群村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年平均收入高于5000元。
六枝特区梭戛乡乐群村二组村民代和贤在胡吉华的帮助下来到了基地务工,“现在每个月3000元,能够解决我自己一家人的生活问题。”代和贤说,现在村里面的变化越来越大,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脱贫攻坚中尤其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残疾人,在脱贫中最难的就是他们的问题。”胡吉华介绍,村里建立健全了一些相关机制,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和健全人一样的脱贫。
不仅要带着干,还要克服“等靠要”思想,鼓励更多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实现身残志坚的自我价值。六盘水市通过按比例安排就业、集中就业、分散就业、个体创业等多种形式,增加残疾人就业创业机会。六枝特区如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点之一,目前已招收11名残疾人常年务工。
六枝特区月亮河乡何家寨村村民李学琴就是其中一员,她说:“原来我们对猕猴桃也不懂,现在天天在里面干,每个月有2400块钱的基本工资也很好,对于家庭的生活也可以,一年也有几万块钱,还是很满意。”
同时,六盘水市残联协调大连市残联,将募集到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0万元,大力扶持六枝特区如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残疾人转股分红工作。2019年开始,月亮河乡每年有25名重度残疾人,可连续五年获得每年600元的分红。
如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如伦介绍,合作社就是创建残疾人就业的平台,目的主要是带动残疾人投入到合作社就业、生产,不要拖累社会,把自己的家庭过得好。
下一步,六枝特区将在现行脱贫收入达标的基础上实现再增收,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争取把已脱贫残疾人劳动力作为政府和各部门劳务就业扶贫工作重点群体,在扶贫示范基地建设、转股分红、用工需求、公益岗位、技能培训、扶贫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统筹安排建档立卡残疾人就业,确保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建档立卡户以及边缘户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
记者:六盘水台 凌婉玥
六枝融媒体中心 敖成权 石先柳(实习)
编辑: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