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革命:绿了山头 美了山村 富了群众
2020-12-14 17:03:40 六枝融媒
  • 近年来,六枝特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六枝特区实际,围绕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增强、红利不断释放,绿了山头、美了山村、富了群众。

    dc1cdc750bef455482207a80a859a882.jpg

    在聚焦产业结构调整中,六枝特区建立特区党委、政府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联席会议制度,科学制定“专职化、专班化、专业化”一专到底工作机制,聚焦“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坝子、山坳、坡地、山地等串联起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规模化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67c261a7ea284263b5c90092ea2a5c37.jpg

    郎岱镇上寨村村民李如雄说道:“一年到头都有工作,田里做完了我们就到厂里。他是供吃供住,一天是90块钱,有时间伤风感冒耽搁下来一年也是20000块钱左右,很满意。

    53a32a15f8d64bdab194ec9830a8f16a.jpg

    截至目前,全区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31.8万亩。自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实施猕猴桃、茶叶、凉都红樱桃、刺梨、蔬菜等农业产业项目464个,投入财政资金64452.3万元,累计带动贫困人口7.52万户23.89万人增收。

    如今,六枝大地处处涌动着农村产业革命热潮,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节节攀升。

    020941979fc44938ace3b9a127a2f1eb.jpg

    贵州鸿森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芳介绍道:“目前我们生产了将近2万斤干茶,以红茶为主,绿茶做了一小部分。山东客商订了一万多斤红茶,市茶叶集团订了几千斤,今年预计销售20000多斤。

    在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红米种植基地,收割机轰隆作响,成片的稻子被迅速收割。在落别乡长湾村长田组,房前屋后成了村民们“晒秋”的好场所。而在龙河镇,小小桔子挂满枝头……

    71e0b832f0a64adfbc656b9c43033a50.jpg

    在中寨乡长寨村,猕猴桃种植大户柏志荛陀螺般忙碌的日子却暂告一个段落。柏志荛是最早种植红心猕猴桃的农户,也是最早获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红利的一批人。柏志荛说,去年他家3亩地种植了猕猴桃,卖了20000块钱左右。

    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六枝特区大力发展生态禽畜养殖,成立工作专班,做好产业规划布局、场址选择、良种引进、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工作。到今年三季度,全区生猪存栏达21.89万头、肉牛存栏达9.79万头、禽类养殖规模达185.88万羽、生态渔业基地3520亩,其中六枝特区月亮河鸭蛋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97d394f4d080462ba9c90c543376e9d3.jpg

    近年来,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进程中,六枝特区用好优势特色产业“主阵地”,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产业发展,为村民开拓致富渠道。同时,积极开发优势特色产业就业岗位,稳定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

    21cc31052e7d4245be8b3624f7039836.jpg

    六枝特区还围绕猕猴桃、刺梨、茶叶等重点产业,按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要求谋划储备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板块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发展主体,成为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发展的生力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增强、红利不断释放,绿了山头、美了山村、富了群众。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秦雄


    编辑:代艳 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