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依托优越的气候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主动作为,创新举措,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打造特色品牌,促进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目前,我区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完成食用菌种植2428万棒(亩)、鲜菇产量9530.9吨、产值1.31亿元。
根据六枝本区域的气候特点,六枝特区大力发展以香菇、平菇、猴头菇、羊肚菌、大球盖菇、竹荪等为主的10余个菌种。并用好用活产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好食用菌生产用地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等。目前,全区已在大用、月亮河、牛场、郎岱等15个乡镇建成食用菌基地28个,建成标准化大棚674个,一次性可存放菌棒816万棒,今年以来已投入菌棒625万余棒。在推进食用菌发展的同时,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围绕月亮河花德河国有林场发展林下食用菌2000亩,其中核心区200亩、扩展区300亩、带动区1500亩。
落别乡木厂村村民刘正琴介绍,种植羊肚菌把荒地变成了宝地,她家土地流转给公司,她在公司里务工,现在有不错的收入。
整合优势资源,汇聚各方力量也是六枝特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一大举措。为此,六枝特区坚持培育一批、扶持一批、壮大一批,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培育和引进食用菌产业经营主体28家,建成食用菌加工基地3个,带动贫困人口1100人,带动人均增收2200元,呈现出企业和种植农户“双赢”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六枝特区庞文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庞文刚说:“羊肚菌正在播种期,现在已经播完90个大棚了,每天陆续有60个工人上工,我们也是抓好这个播种时机,让来年有个好收成。”
六枝特区还积极通过东西部帮扶、定点帮扶等,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电商、农校对接、农超对接等方式助力“黔货出山”打通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已实现订单销售2047吨,销售额达1650万元。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青龙 秦雄
编辑:代艳 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