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敏,是六枝特区妇幼保健院职工。在组织安排下,2018年3月15日来到了木岗镇木岗冲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时光匆匆,转眼我到木岗镇木岗冲村近三年了。回首望去,驻村生活有苦辣,但更多的是甜蜜。
木岗冲村是二类贫困村,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了尽快熟悉村情村况,摸清贫困户情况,我把100户贫困户基本情况逐一写在笔记本上,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马不停蹄地和其他队员逐户走访贫困户,摸清他们的致贫原因,因人施策,对症下药,针对一些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不清楚的,我都会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宣传和解释。
驻村以来,我和村民们融入一体,打成一片。我一进寨子,老人们都亲切地叫王敏来了,他们都把我当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我说。
大寨里老人多,年轻人有的外出务工、有的搬到外面住。贫困户黄大海常年在外打工,留下年迈的母亲彭昌秀和读初中的女儿在家,我经常去看望她们两奶孙,隔三岔五送些吃的、穿的,并教其孙女一些做人的道理。彭昌秀患有哮喘、慢性胃炎,我经常给她送些药,嘱咐她如何服用,一天几次,一次几粒。服药后,病情得到缓解。每次我经过他家门前,只要看见我,都要拉我到家里坐坐,和我说说掏心话,做什么好吃的,都要叫我。
我的包保户郭白春患严重脑梗,瘫痪在床,全靠妻子白辉艳悉心照料,儿子李小红今年25岁,外出打工。两年多来,我长期自掏腰包给他到药店买去痛片和头痛粉,吃完又送。白辉艳在村里逢人就说我对他家的好。
一般农户李来秀的老伴黄振化因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三个儿子早已分家,一个个都把老人视为累赘。2018年老伴黄振化去世后,李来秀老人拉肚子近一年,在木岗冲卫生室开了1900多元的药,服用仍不见好转。是白辉艳有一天和李来秀老人拉家常时,白辉艳叫李来秀找我,说我是个心善的好人。李来秀有些顾虑,没来找我,是自辉艳告诉我李来秀病情的。当天,我去李来秀家,见她委靡不振、身体虚弱,她十分钟左右要拄着拐杖跑一次厕所,她说自己不敢去隔壁邻居坐,去了不方便。通过诊断,是慢性肠炎所至。我赶到镇卫生院开了一周剂量的肠炎宁和氟哌酸给了李来秀服用。吃了3天药,症状减轻,上厕的次数也不频繁了。两个星期后,精神状态好转,拐杖也不拄了,还能上山干些农活。从此,她逢人便说是我救了她的一命。
我的包保户黄振书家,4口人。大儿子黄涛涛省交通学校毕业后去浙江打工,打工期间患精神病,丧失了劳动力。我经常去他家看望,传授黄振书一些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知识,并给黄涛涛上了城镇低保,2018年时每月领690元,每月还有200元的监护费。我还整理他的申报资料到六枝特区人民医院审批,带着他去安宁医院开药,每年年底拿到社保局报销。
85岁的贫困户张树珍,带着两个智障儿子相依为命,大儿子叫黄福贵,经常在外乱跑;小儿子黄福元,严重痴呆。村里另一户贫困户黄家贵也是智障,我和第一书记、支书等带他们去六盘水第二人民医院检查,鉴定智残一级,帮助他们解决了特困供养。我收集好资料,到特区残联给他们申请到每人500元的残疾人鉴定补助,由于张树珍老人年龄大,两个儿子又是智障,只要有空,我就去她们家给她做饭给老人和两个智障患者吃,有时是做好了给她们送过去。
村里有几位慢病老人,因常年吃药,门诊400元报销不够用,我就带她们去特区人民医院检查,办了慢病卡,每年的门诊报销增加到20000,他们高兴,我也高兴。村里贫困户残疾人的残疾证到期,为了不耽误他们的时间,我把他们的资料收集好,和第一书记到特区办证大厅给他们办理。
驻村期间,我和队员们一起勇挑重担,苦干实干,铆足干劲共同奋战后,木岗冲村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如期脱贫,木岗冲村摘下了贫困的帽子。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上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勤劳双手。
讲述人: 王敏 整理人:李海培
编辑:宋宜霖 杨芝淇(实习)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