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基本情况
六盘水市纽绅中学是2015由特区人民政府联合贵州纽绅教育集团兴办的一所国有民办、全封闭、全寄宿制完全中学。
学校位于六枝特区新城区城南大道东段,交通便捷,总投资近四亿元,占地面积200余亩,建筑面积10.27万㎡,按省级示范性高中配置规划设计修建,拥有高标准的现代化设施设备,拥有独立的综合楼、大礼堂、学术报告厅等;丰富的体育运动资源(体育馆、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和生活配套设施,学生宿舍配有独立卫生间、洗漱阳台、衣柜等生活设施设备。
建校以来,本着“办精初中,办大高中”的策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坚持质量兴校战略。
学校目前有师生员工3000余人,其中,教职员工246人,初高中共55个教学班学生2800余人。现有七年级3个班,八年级3个班,九年级14个班,学生共计935人。初中办学规模预计40个班级,每班40人,预计1600人;现有高一年级9个班,高二年级8个班,高三年级9个班,学生共计1179人,高中办学规模预计45个班级,每班40人,预计1800人,全校办学规划为85-90个教学班3000-3600人。
二、学校文化
校 训:进德修业
校 风:女生淑女,男生绅士
教 风:以父母之心育人
学 风:博学笃行
办学理念:给孩子多一双眼睛看世界
办学目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优质教育创一流名校
教育策略: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培养目标:生活自理 行为自律 学习自主
三、师资情况
截止目前教职员工共计246人,其中,一线教职工133人,行政人员12人,后勤员工101人。特级职称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25人,中级职称教师 15人,初级职称教师40人,教师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老中青结合、富有朝气、敢于创新、业务扎实、学历100%达标、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四、课程管理
实施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相结合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初高中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课时规定,并按照课程实施的需要,配齐配足各学科教师;学科教师能满足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指导学生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二是根据课程实施需要,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满足校本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研究、设施设备配置、学科资源建设、教师培训与研修以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经费需求;三是因校制宜地制定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案或计划,构建分层分类和有阶段性的研修体系,校本研修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有实效,通过实施学科教研组管理模式,培养学科带头人;四是结合集团统一开发的“五大板块”校本课程,丰富学校社团学科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五、第一个五年发展历程
2015年学校在三通(水、电、路)建设未完成的情况下开始招生办学,共招进学生74人,教职员工57人。
2016年1月22日,得到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自来水正式开通,同年8月学校施工用电改为民用电;学校获全市“民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7年7月,在特区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主导下,学校与市二中(六枝矿中)达成党建帮扶办学协议,实施党建促办学模式;学校再次获全市“民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18年3月,学校党支部正式成立;6月学校第一届中、高考,取得优异成绩。61人参加中考,高中录取98%,参考率100%。591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1人,500分以上25人,二本上线率为46%;学校获全区“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2019年初,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全市“五联五共”即公校联民校现场会的推动下,城南大道进入校园侧门沥青路面正式通车。6月中、高考再次获得新的突破,王优同学获全区中考状元和黄维霖同学获全区中考第三名的好成绩;7月,学校获市区两级“全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0年被中共六枝特区委员会、六枝特区人民政府评为“六枝特区2020年脱贫攻坚先进党支部”。
2020年4月,接市民政局和市教育局通知,为规范管理,要求学校以市级命名,2020年9月24日,我校正式由“六枝特区纽绅中学”变更为“六盘水市纽绅中学”。
通过五年的发展与历练,学校现有一支团结向上的管理团队和一支发展稳定的中青年教师队伍,师生人数得到逐年递增,后勤服务有保障,先后配合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承办各级各类活动。如:全市16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每年特区校园足球联赛三届、特区运动会三届、特区体育中考,特区中小学学科教师培训等,累计达5万余人次,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学校硬件资源优势,得到了市区各级部门的认可及好评。
附:学校办学规模统计:
六、第二个五年发展思路
五年来,在特区党委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贵州纽绅教育集团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管理团队及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实现了第一个五年发展的既定目标,在第二个五年到来之际,学校将继续夯实“办精初中,办强高中”办学思路和“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模式,以系统的养成教育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落脚点,提高学生养成教育质量,建立学习自信。一是在学生生活养成、行为养成和学习养成方面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规范品行,养成品格;二是在教育教学方面,老师本着以父母之心育人的教育情怀,课前认真研读教材、研究学情、备课,课上面向全体学生高效授课,课下关注个体培优辅差;三是在学校办学特色方面,结合学生实际并有针对性开展艺体特色教育,先后与重庆荷马教育、贵州大学音乐学院达成学生代培共识,深入开展艺术教育工作。
(一)抓好教师建设,提升育人实效。
1.加强教师业务培训,组建一支专业过硬、能力过硬、水平过硬,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品位、高标准的教师队伍。
3.专家引领,提高教师整体教育教学能力及水平,力争每个学种培养一名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至少拥有两到三名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
4.结合“好教师是自己培养出来的”的队伍建设思路,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教师培训活动,为教师创造有方向、有目标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氛围。
(二)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出口成绩力争区内第一梯队。
1.教育教学管理要跃上新台阶,抓实初、高中衔接对口输出工作,抓细过程管理,努力实现高中优质生源自培周期。
2.精准办学特色,为学生发展奠基。未来五年,学校将着实发展高中艺、体特色教育,一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重庆艾艺荷马教育和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增强高中办学特色;二是因地制宜的开设体育特长生培训,抓牢提高高中本科升学率,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升学道路。
3.加大教科研力度,继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实课题研修工作,提高全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学校发展走“教研兴学、科研兴校”的轨道上来,真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服务。
4.中考成绩实现普通高中上线率保持90%以上,保证示范性高中60%录取率;高考成绩实现二本上线率达50%以上,高中有95%的学生有升学之路(含高职院校)。
(三)加强初高中德育一体化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德育育人机制。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较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执行扁平化管理,优化年级组管理,充分发挥年级组作用,树立年级组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2.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制度,以中国中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培养依据, 结合学校实际,全面落实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的良好习惯。
3.严格执行学生“一日操行评定”工作标准,规范班级管理,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完全践行和落实“女生淑女,男生绅士”的校风。
(四)优质的后勤保障,为一线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在集团化办学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学校后勤管理质量和水平,较好的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1. 践行“WIS”工作管理,落实后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流程化,加强后勤员工“WIS”培训,提高工作实际操作熟练程度,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2.加强与集团兄弟校之间学习与交流,规范和提升学校后勤管理。
3.严把食堂管理质量关,严控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员工饮食安全。
建校以来,学校办学逐渐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肯定,说明我们的管理已经得到了家长们和社会认可,未来,学校全体上下将一如既往的把持住良好的校风,继续加强和提升良好的学风,办好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同时,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在第二个五年内完成“省级特色示范性高中”的筹备工作,为第三个五年的“省级特色示范性高中”申请工作奠基。
来源:六盘水市纽绅中学
编辑:罗开国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