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又是一年春来到,在六枝特区,大家纷纷走出家门选购年货,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赶校场”宣告着鼠年的最后一次赶乡场,迎接新春“牛”年的到来。在大用镇中心街头,各类干货、生鲜、年味食品、春联等码放在摊位上,这里正上演着一场购年货的年终大剧,大家背着背篓争相购买,只为把这滋润的好日子过得更红火。
“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年货也卖得可以,货源也很充足,买的人也很开心,价钱也很合理,买的人很多,过年这段时间一天卖得万把块钱。”摆摊的商户高兴地说道。
街头巷尾热闹的场景,各类丰富的货品,为中国传统新春佳节增添了一道浓浓的年味,每个人的手上、背上、脸上都萦绕着红火、幸福的氛围,反映着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越来越足。
在六枝中心城区,商家门头高挂着大红的灯笼,各家餐馆也推出了特色年菜,受到了大家的青睐。
黄家蒸菜负责人石玉菊介绍,餐馆的腊味都是来自长沙的健康产品,蔬菜不用隔夜的,以最严格的制作手法,以最高的品质,让大家吃上健康美味的蒸菜。
远在32公里外的郎岱镇,郎岱酱的酱香味早已飘进了千家万户,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产品早已销往各个地区,上架在各大商超、农贸市场、乡镇街道。而作为郎岱镇的又一特产却截然不同,由于糯米粑保质期短,作坊采取订单式制作,依然是供不应求。
郎岱镇园糯坊糯米粑负责人袁秀平说,临近过年一天最少要有十多个工人,一天销售六七千个左右。这是我郎岱的传统小吃,已经传承了几百年甚至千年的,除了自己吃,很多人还会选择购买送人。
融媒体中心记者:秦雄 何勇 孙燕璐 潘劲潮 通讯员:张朝英
编辑:宋宜霖
执行监制:胡娴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