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培育出了一批上规模、有效益的主导产业,带领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贵州二表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六枝特区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典型代表,二表哥公司依托六枝特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养猪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企业负责人王金涛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
走进六枝特区新场乡松坝村,一个蓬勃发展的生猪养殖产业掩映在绿水青山间。通过四年的发展,已建成育繁基地1个,养殖小区15个,能繁母猪5000头,育肥猪10万头的养殖规模,一跃成为全省最大土猪养殖企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小生长在六枝的王金涛,深知六枝的生态优势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经过多次回乡考察,六枝特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优惠政策,让他有了回乡创业的信心。王金涛决定在新场乡松坝村建养殖基地,企业发展初期,王金涛带着团队到全国各地30多个养猪企业进行调研考察,经过对比,结合六枝地理环境,最终决定选择西藏“藏香猪”做父本,以西南地区特有的土猪做母本,培育出富硒“凉都跑山猪”新品种,经过几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养殖发展道路。
“根本的原因在于这边的绿水青山、自然环境,我们把这边的自然环境概括为高、富、美。高,就是海拔很高,1650米的海拔,所以我们猪肉的血红蛋白就很多。富,我们六枝特区是特有的富硒地带,所以我们的猪肉含富硒,达到61.4微克每公斤,是国家标准的三倍。美,我可以说我们家乡是非常美的,首先我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2%,然后我们的PM2.5的常年是18,所以在这种条件下养出来的猪,它就真正地具有核心的竞争力,践行了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王金涛说。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养殖场水、电、路都不通,前后烧坏了20多台发电机,运输建筑材料和玉米饲料的车子时常陷入泥坑,企业发展受到基础设施的限制。
特区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建设了9.8公里的引水工程,1.1公里的产业路,3.8公里的输电线路。新场乡党委政府成立工作专班,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全程做好服务。
“因为只有发展产业才能有效带动全乡群众增收,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全乡全力呵护二表哥公司的健康成长。”六枝特区新场乡乡长宫玉龙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王金涛时刻铭记着总书记的教导,作为一名党员,他积极履行企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社会责任,将企业发展与当地农户进行利益联结,想方设法为农户创造就业岗位,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据了解,公司育繁基地及养殖小区流转土地2411亩,每年流转费35万元,受益农户411户;当地政府和村级经济组织通过资金、资产入股企业,双方利益联结机制10年,约定分红比例,年终结算分红。2018年至2019年两年,企业共向当地群众分红267万元,受益农户累计2465户10145人,2020年预计分红600万元,覆盖新增贫困人员1500户,新增贫困人口就业40人;新冠疫情期间,部分人员返乡滞乡,王金涛响应“六保六稳”政策要求,招聘65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7人,让当地群众不出远门就能在家门口就业;公司在后期建设用工和临时性生产用工上,每年支付临时性用工工资1200万元左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的进军号令。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后,王金涛感到责任更加重大,对企业下步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目标,计划2022年实现能繁母猪1万头存栏、年出栏20万头土猪规模,产值达到5亿元,力争企业进入全国土猪行业前五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金涛说,得到了党和国家给予的这个最高荣誉,自己感到既兴奋又彷徨。在下一步乡村振兴中,将进一步聚焦产业,把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寻找更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乡村振兴中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奔小康。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编辑:宋宜霖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