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水产养殖拓宽农业发展路
2021-05-14 15:25:11 六枝融媒
  • 近年来,六枝特区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拓宽农业发展路子。

    在位于落别乡板照村扯堵寨的水产养殖基地,清澈的河水通过引水管流入这片喂养着小龙虾的450亩连片池塘,最后送入沟渠成为附近百姓的灌溉用水。

    c3b0b9d86a394d83a20c50f9cce6eb5e.jpg

    “我们养虾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水,从河里面引进我们池塘里来养虾,虾基本上都是干净的,我们的虾除了吃虾料以外,还种有大面积的草,狐尾草、苦草等,以草饲养为主,以虾料为辅,这样养出来的虾肉质好,吃到嘴里有劲。”六枝强农农业有限公司销售员杨宇航说。

    由于基地水质清澈优良,养出来的小龙虾个头大,肉质鲜美。捕捞季节,工作人员划着小船,将爬入网箱的小龙虾轻轻抖动,不一会儿,船上就爬满了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这段时间,基地每天收的200余斤小龙虾,虽然量少,但是市场价格非常好。

    “我们的虾上市前都要经过分拣再出售,分三个等级,这个7—9钱大的,现在市场价在28-30块钱左右,4—6钱的现在市场价在18—20块钱左右,最小的小青虾现在市场价也是10块—12块钱,都是供不应求,现在量不大,虾子现在卖零散的都不够卖。”杨宇航介绍道。

    小龙虾繁殖快,饲养简单,产量高,每亩水塘平均可产出300到400斤,亩产产值可达10000元左右。目前,该基地小龙虾主要以周边的市场销售为主。

    “他们都是自己养殖,比其他的品质好得多,干净,吃起味道些要好一点,所以我们才过来买,都是开车过来的,有时候我们人多,来的都要买几十斤,其他地方都很少选择。”消费者雷洪说。

    890363f6feec4f39bc8985a1762eaf17.jpg

    在位于郎岱镇的六枝特区海发水产养殖基地,7条10余米长5米宽的水泥池排列在大塘中,抵排污+微流补给水,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实现了高密度“圈养”鱼。负责人高建忠介绍,这是从浙江带过来的技术,一个“圈”字,效益翻了好几番。

    “内循环养殖,一个流水槽年产35000斤,总产值在35万元左右。”六枝特区海发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建忠说。

     该养殖基地2018年建设,在鱼塘里修建水泥槽,每个塘内依次放养草鱼、鲈鱼,剩下的水面全部用于饲养花白鲢等,水泥槽内的提式推水机模拟水流环境,把大塘里的水不停地往水槽里置换,达到了循环和净化水的目的,这样养出的鱼没有泥土味和腥味,很受市场欢迎。

    “我养出来的鱼还是不愁销的,一年养出三十五万斤鱼,都是打季节差,平时每个月销售在一万至两万斤,多的时候有四万斤,鱼基本上销售在贵州省地区,六盘水市、毕节和安顺地区。”高建忠说。

    5cd95cfa59f84cd7a00692adfae3a3a0.jpg

        截至目前,六枝特区水产养殖面积达2176公顷,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冷流水养殖、内循环养殖,养殖种类以小龙虾、大闸蟹、鲟鱼、鲈鱼为主,今年第二季度产值预计可达1800万元。

    5376a0a6b3d54fd9a5c17094c9a4af8e.jpg

    “下一步,对现有养殖改进设施设备及技术,达到提质增效,结合六枝资源禀赋,利用冷流水资源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充分发挥我区水库资源,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利用水资源好的田块,其次稻田生态渔业,推进我区渔业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动物科技服务中心水产工程师刘家胜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孙燕潞


    编辑:苏琨媛(实习)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