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六枝特区人民法院以群众司法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构筑司法公信、传递司法温暖、提升审理时效、减少群众诉累”主题,运行全国首家“天平先锋诉讼快车”,切实提高诉讼质效,做到让群众满意。
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创建联结群众快车道
针对“打官司耗时费力”问题,六枝特区人民法院设定“来一趟能解决的纠纷不让当事人再跑第二趟”的目标,启动“天平先锋诉讼快车”,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一是注重制度设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制定《案件繁简分流制度》《速裁规则》等制度,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11种民商事案件列为速裁程序审理,对速裁工作定位、岗位职责、工作方式做出规定,限定速载案件的10天办理时限,畅通案件进出口,规范速裁案件的快速办理机制。二是成立“阳光法官工作室”。以“1+2+3”的组织模式,由1名全国三八红旗手、调解能手法官领衔,选派2名法官助理骨干和3名优秀书记员组建“阳光法官工作室”,成立党小组,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处理案件热心接待、悉心调解、细心明辨、公心裁决,助力快速化解矛盾。三是流程去繁为简。办理流程由以前的几个部门移送办理变为“阳光法官工作室”全程办结,将“阳光法官工作室”前移到诉讼服务大厅,让案件在立案时就介入速裁识别,对符合速裁类型的案件引导当事人选择速裁程序,确保案件立即进入“天平先锋诉讼快车”。法官助理从立案庭第一个接到案件后,做到当日立案、当日传唤,当日排期、当日调解,当庭送达裁判文书。四是开展诉源化解。借力“天平先锋调解平台”,与六枝特区民商事纠纷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诉调对接,截止目前,“天平先锋调解平台”已成功诉前调处36起民间纠纷。
坚持司法为民宗旨,优质服务方便群众诉讼
“天平先锋诉讼快车”按照便民利民主题,力争做到设施最优,服务最好,最大化地让群众方便诉讼,极大减轻群众诉累。一是设施贴心方便。打造整洁明亮、功能齐全的速调环境,在“阳光法官工作室”等候和接待区域,设置适于休息的座椅,安放饮水机,摆放笔、墨、纸等书写工具。将接待柜台设置为90厘米高,便于法官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二是丰富便民服务举措。推行网上办理、上门服务、微信视频调解服务模式,让群众不用跑法院也能解决纠纷,远在外省当事人的省了奔波之苦,目前视频调解98件,让当事人打官司少了趟数,减了费用,省了精力。三是妥善处理热点纠纷。针对物业管理纠纷量多面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等特征,主动多方调查取证,核实纠纷真相,做到收之即办,到之即调,最大化维护业主利益,促使双方找到合情合理合法的调解结果,用法官的辛苦指数换来小区和谐安宁。截止目前收263件物业纠纷,263件调解撤诉,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坚持关注特殊群体,彰显司法温暖助和谐
“天平先锋诉讼快车”在司法为民的过程中深入群众,为特殊群体送去法律“温暖”,让困难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濒临破碎的亲情重拾往昔的欢笑。一是开通特困群体通道。对老、弱、病、残等特困群体专门开通绿色诉讼通道,实施上门立案、现场调解、就地开庭服务,上门处理赡养纠纷21件,及时解答旁听群众的法律困惑,让矛盾重重的家庭转为相濡以沫的和谐亲情,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阳光司法的温暖。二是开设小额诉讼费交。对经济困难的民工和特殊个体实行诉讼费缓交、减交或免交措施,对精准脱贫建档立卡户实行诉讼费免交措施,确保贫困村居和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截止目前,共减、免、缓困难群体诉讼费385件5.49万元。三是助力脱贫攻坚。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设立“巡回”法庭,延伸工作职能,预约立案,现场调解、现场开庭,开展法律咨询,及时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巡回”审理18件,法律咨询61人次。同时定期开展法官妈妈进校园,为留守儿童送去法律知识和“连心卡”,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截止目前,六枝法院“天平先锋诉讼快车”共收案1834件,结案1825件,其中调解撤诉1825件,平均诉讼周期4.59天,实现案件10天内办结率100%,调撤度100%,诉讼群众满意度100%。
通讯员:汤昌平
编辑:谢俊 罗开国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