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胡吉华:践初心守使命 一心为村民谋富裕
2021-07-29 16:10:48
  • 在六枝特区梭戛乡乐群村有这样一位“驼背”书记,由于先天脊柱弯曲,个子不到1.4米。在担任村干部13年的时间里,他不断探索致富门路,带领群众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全村大变样,他就是乐群村党支部书记胡吉华。

    964554a8b73a4c349cb0ab68f8cdbe7d.jpg

    记者采访胡吉华

    乐群村曾经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懒汉一窝摞,专等低保打酒喝。家家户户泥巴路,楼上包谷扬尘多。吃肉吃米盼年到,家中住的狼蕨窝。”可想而知,乐群村当时是多么贫穷。

    2013年6月,胡吉华担任乐群村党支部书记,挑起了全村经济发展和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担。2014年3月,他创办了村级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种植烤烟和蔬菜,当年就创收了七万余元,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梭戛乡乐群村党支部书记胡吉华说:“我们村依托六枝特区大北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造了一个年出栏6000头的育肥猪场,当年年底就给了老百姓第一次分红,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很信任村支两委。随后,我们根据市场,寻找路子,建立起了一个年出栏4.6万头的育肥猪场加有机肥厂,老百姓逐渐得到分红,也实现了就近就业。

    8458634f6f554430ba8fa351930d4b98.jpg

    育肥猪场外景

    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 后,第二年,胡吉华信心满满地准备种植300亩规模的魔芋套种薏仁米,由于每亩投资1万元,缺口资金50万元,他就让妻子到乡信用社,把家里的房屋、产业等作为抵押,贷款50万补上资金缺口。

    可是好事多磨,种上魔芋后,几乎天天下雨,魔芋怕涝,300亩魔芋绝收,薏仁米也收获不大。50万元的贷款打了水漂不说,还亏损了自己多年积攒的100多万元。

    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2015年,从银行贷不到款,他四处筹措,借遍了亲戚朋友和同学,筹款35万元发展蔬菜产业,当年除了投资净赚20万元。

    2016年,他自费外出山东等地学习考察,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同时,认真查找产业失败的原因。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学习,他总结出了一条“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第三方投资+农户”的符合乐群村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以种养循环产业链模式,整合资金670万元修建养猪场,取得了良好效益。

    a0ba4294f9e049848bf5f9e753cfb9ce.jpg

    俯瞰乐群村食用菌基地

    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带领群众先后建成了年产20吨的食用菌基地、年产40吨的云茸基地、新建育肥场2个、年产24吨的中草药枳壳种植基地、种植辣椒600亩、年出栏6000头的育肥猪场。依托大北农集团的发展优势,村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生猪养殖及配套产业,总投资1.2亿元,年出栏4.6万头的育肥猪场即将建成投产,年产5万吨有机肥加工厂有序推进,在建年出栏1200头黑山羊基地一个,产业初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腾飞,结构实现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跨越。2020年合作社获益146万元,其中村集体分红14.6万元。同时,以扶持资金100万元入股六枝特区强农公司,每年可分红8.2万元。2020年建设草莓大棚12个,合作社预计获益100万元,其中村集体分红10万元。

    9c354f6ab5fb4b6e85474d4d7d1fbed8.jpg

    乐群村食用菌

    梭戛乡乐群村党支部书记胡吉华说:“下一步,我们将把有机肥加工产做大做强,把我们现有的三千亩药材基地继续扩大,预计扩大到一万亩。

    据了解,通过产业带动,2020年,全村户均预计增收达3500余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0余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达到4000余万元。2019年以来,合作社就近就地解决务工1万余人次,向群众分红和发放务工收入120余万元。

    多年以来,胡吉华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也收获了荣誉。他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贵州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自强模范”“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称号,多次荣获各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组织书记等光荣称号。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青龙  胡花妹(实习)


    编辑:石青云 王艳睿(见习)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