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荒山坡地种植刺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眼下,六枝刺梨成熟上市,村民们忙于抢收刺梨,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新场乡沙地村种植的刺梨
走进新场乡沙地村,金灿灿的刺梨鲜果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村民李从虎一家三口正将自家成熟的刺梨鲜果采摘装袋,等待公司前来收购称量装车。2018年,李从虎依托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将自家30余亩土地种上了刺梨,如今,刺梨喜获丰收且效益良好。
新场乡沙地村村民李从虎说:“我们家今年能摘两万斤左右,因为家里有三个人摘,所以今天应该能摘七八百斤,今年的价格是两块五一斤,去年是一块五,今年的利润还是不错的。”
村民正在采摘刺梨
在梭戛乡刺梨种植基地的各个山头,村民们散落其间,有的忙着采摘刺梨,有的正在将已经装袋的鲜果用背篓背到路边,或将装满刺梨的口袋放在公路旁等待车辆转运,运送到刺梨集中收购点,现场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
在岩脚镇刺梨果脯加工厂,60余名村民们正在对刚刚收购下山的刺梨鲜果,按照刺梨果脯要求进行去籽切片。
岩脚镇村民刘老四说:“我们一天能切六十多斤,在这工作就是为了照顾孩子,我们才刚刚学,速度比较慢,如果快的话,一天能切七八十斤。”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福琼说:“目前,每天能采摘三万斤左右。从明天开始,我们公司负责收购的三个乡镇每天有六十吨左右的量。”
生产车间内,刺梨果脯的脱刺、蒸煮、晾晒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经过7道严格工序后,加工好的刺梨果脯会被铺晒在烈日下进行自然晾晒烘干。
村民正在对刺梨进行脱刺
张福琼说:“到现在,它已经经过了七道工艺,通过这个工艺,它自然晾晒干以后就可以直接投放市场,消费者还是比较认可我们的刺梨干。”
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种植”模式,在梭戛乡、新场乡、岩脚镇共种植刺梨约35000亩。在刺梨发展中,公司围绕“农旅结合、协调发展”理念,通过强化技术服务和产销对接等措施,逐步将刺梨产业打造成为区域长效产业和主导产业。
目前,六枝特区已种植刺梨15.4万亩,涉及全区18个乡(镇、街道),有效带动4.29万户,15.44万人增收。
融媒体中心记者:敖成权 陈桂娟(实习)
编辑:王薇 王艳睿(见习)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