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新窑镇新河村借助电商平台,让原本没有销路的竹编手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甜蜜的小康生活过得更加红火。
在新河村竹编加工现场,精心挑选过的竹节整齐地堆放在地上,村民们忙着将竹子破开成竹条,然后分层、匀篾,编制席面、兜壳等。
新窑镇新河村村民正在将竹子破开成竹条
据了解,一个成品竹编簸箕需要经过大大小小20余道工序才能形成。
看到电商上门,大家纷纷把自己编制好的簸箕拿出来卖给电商收购人员,现场以现金或微信支付的方式当场结算。
新窑镇新河村村民何成云:“我们做的簸箕,一个月可以制作两百个左右,收入大概在五千块钱左右。”
新窑镇新河村村民加工的编簸
电商上门收购,村民生产的竹编制品在家门口就能进行销售,省去了村民背到市场上售卖的麻烦,节省了时间,让村民收入更高,生活更有盼头、有奔头,幸福感满满。
新窑镇新河村村民蒋成文说:“我们这种手工艺有一两百年的历史,我们非常高兴让大家看到我们的这种手艺。”
据悉,新河村的竹编主要卖往浙江、福建、湖南等地。通过电商平台售卖传统工艺品,扩宽了村民致富路的同时,也让六枝的传统手工艺得到外界的认可。
新窑镇新河村村民正在将加工好的竹编制品打包
电商郭艳说:“到目前为止,六枝的竹编簸箕已经销售了五万件左右,我们现在在尽量地利用各种电商平台,把六枝这些独有的农特产品和竹编器材往全国市场推广,在给大家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让全国的市场知道我们六枝有哪些独有的产品。”
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云芳 张露(实习)
编辑:石青云 王艳睿(见习)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