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孙延春:重访三线记忆 传递三线精神
2021-10-14 16:43:35 六枝融媒
  • 今年,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煤炭工业特等劳模、原贵州六枝矿务局地宗煤矿子弟学校教师孙延春回到阔别多年的六枝特区,参观六枝记忆三线建设产业园,重拾三线记忆,与人们分享三线故事、传递三线精神。

    b8ac89be88124263b5f1f26139ba523d.jpg

    六枝特区三线建设博物馆

    阳光明媚的下午,六枝记忆三线建设产业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老人在特区宣传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走在充满时代风味的展厅中,深情地望着一件件镌刻着历史痕迹的老物件,不时和身边的人讲起当年的故事。

    这位年近八十老人名叫孙延春,家在河北,1972年来到六枝成为了当时贵州六枝矿务局地宗煤矿子弟学校的一名代课老师。

    “校长当时找到我们四个高中生,说学校缺老师,你们四个高中生来代课吧,我们就来上课了。”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煤炭工业特等劳模孙延春说。

    0c5f9812c7664468a210ca151ccfb811.jpg

    孙延春参观三线博物馆

    走上讲台后,孙延春就一头扎进教育工作中,找到了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出色的工作成绩、满满的责任心,让她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煤炭工业特等劳模”等荣誉称号。1985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还到六枝看望了孙延春。

    “他说你桃李满天下啊,我说胡书记,可不敢那么说,我教这几年书敢桃李满天下吗,他说,桃李满矿山吧,桃李满矿山。”孙延春说。

    一句“桃李满矿山”并不是简单的比喻。听到孙延春老师回到六枝参观三线博物馆的消息,许多她教过的学生专程赶来,只为了和久违的老师见上一面。

    在盘州市工作的张军平驱车赶回六枝,他告诉我们,孙老师不止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一直无私地帮助同学们。

    “孙老师是我们初三时的班主任,读书期间孙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生活,而且孙老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非常注重我们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孙延春学生张军平说。

    六枝工矿集团办公室主任刘启刚也来到这里,指着一张老照片,他对我们说,自己后来才理解,孙老师当时教给他们的人生道理,就是“三线精神”。

    “孙延春老师在六枝矿务局地宗矿时是我们初中的班主任老师,也是语文老师,她不仅在学习上教育我们,在做人做事上也教育我们,告诉我们在井下煤矿工人挖煤的过程,让我们汲取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在课间之余又带领我们大扫除、打扫卫生,通过一些劳动来锻炼我们的这种精神。”孙延春学生刘启刚说。

    b4e12312aae54aa8be87a645c2d758e5.jpg

    孙延春参观三线博物馆

    走出博物馆的大门,一眼望去是林立的高楼和繁忙的街道,一派繁荣让老人欣喜不已。

    “多少年没回来了,就想回来六枝看看,我侄子也给我打电话说发展特别好,特别快,说你回来看看吧,农民都脱贫了,贵州发展变化太大了,现在看到六枝的变化,高楼大厦,晚上灯火通明,真是太好了。”孙延春说。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在四川、贵州、云南等中西部地区省份、自治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对我国工业布局、生产资源配置进行重大战略转移,史称“三线建设”。今天的六枝特区就是“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三线”一词深深烙印在一代代六枝人的心中。像孙延春这样的“老三线”还有很多,他们可能来自祖国四方,用自己的青春和精神为这块土地带来巨变,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如今正激励着六枝特区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奋力续写画廊六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45b3af22a240461cb1e0b339425c453d.jpg

    孙延春参观三线博物馆

    “我认为六枝以后还会越来越好,发展越来越快,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了,六枝特区也会欣欣向荣,祝愿六枝特区的人民幸福安康!”孙延春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潘劲潮


    编辑:石青云 王艳睿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