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是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去年以来,六枝特区大力推行“六方合作”机制,打破产业发展资金链难保障难的桎梏。
岩脚镇草原村村民寇龙的养牛场到了每天喂食的时间,工作人员将打好的草料抱进槽里,一头头壮硕的西门塔尔牛吃得津津有味。这座养牛场现有两座养牛大棚,共占地110平方米,养殖母牛100头,小牛68头。因为养牛价格比较稳定,寇龙从2014年开始养牛,一开始只养了几头,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十分不易,其中最困难的就是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问题。
2021年,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开始推行“六方合作”机制,寇龙成了最早一批签订“六方合作”协议的农户之一。
岩脚镇草原村养殖户寇龙说:“2021年,我与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合作,公司为我们协调贷款300万,购买了100头能繁母牛,解决了合作社贷款问题,发展慢的难题,目前已产小牛70余头,效益好,我对养牛充满了信心。”
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六枝特区通过政府推动、部门服务、公司引领、农户主体、保险跟进、银行放贷的“六方合作”模式,拓宽产业投融资渠道,破解肉牛产业“不愿保、不敢贷”的融资难题,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资金长期持续稳定投入问题,全面推进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提升肉牛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林林说:“我公司牢固树立依托地方、服务地方、发展地方的工作理念,加快推进六枝特区肉牛产业发展。公司成立两年来,与贵阳农商行、特区邮储银行、特区信合联社开展合作,累计协助发放养牛贷款2760万元,扶持7家肉牛养殖合作社、17户农户养殖能繁母牛866头。目前,正在对接银行向有养殖意愿的17户合作社和70余户农户协调银行授信。”
借助“六方合作”机制,六枝特区有效串联起部门、银行、保险、企业、农户等,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利益共赢、风险共担,提升了农户发展养牛的积极性,高质量、现代化的肉牛产业布局正在六枝大地上徐徐铺开。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编辑:王薇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