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如何理解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全国艾滋病报告死亡数?
2022-02-10 11:00:00

  • 国家卫健委网站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定期公布全部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数及死亡数。近些年每年公布的艾滋病病人的死亡数,都远超过了其他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位居第1位。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怎样解读这些数据,还是要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综合管理说起。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1]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进行医学随访”。至此,我国对每个已经确诊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病人,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医学随访服务,开展健康指导与行为干预等。

    s_1b6fe152b042423b8dc2ce768efd9ef9.png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长期、动态地收集全国历年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个案随访、治疗以及死亡等信息。因此,每年艾滋病死亡数反映的死亡情况,与其他法定报告传染病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01

    艾滋病死亡数不仅包括医疗机构在患者就诊治疗时发现死亡,也包括疾控中心对患者主动随访时发现的死亡。而其他法定报告传染病则通常只包括医疗机构在患者就诊治疗时发现死亡。

    02

    艾滋病死亡数是指累计报告病例在当年报告的全死因死亡情况,既包括艾滋病相关死亡,也包括交通意外、吸毒过量、其他疾病、自杀等艾滋病非相关死亡。其他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代表因某病死亡。

    03

    艾滋病死亡数既包括当年死亡病例,也可能是随访时发现的既往死亡在当年报告的死亡病例。而其他法定报告传染病仅收集当年发现的因某病死亡病例。

    此外,系统不仅收集诊断为艾滋病的病人死亡情况,同时还收集尚未发展到艾滋病阶段的HIV感染者的死亡情况。


    202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中,报告艾滋病死亡18819人(即艾滋病病人死亡数,不包括HIV感染者死亡数),2020年当年报告病例占17%(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占46%,非相关死亡占54%)。

    s_e81e5e8310d248739f414434e9351d5b.png

    艾滋病仍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我国发现的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存活人数逐年增加,虽然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治疗关怀措施的落实,艾滋病死亡比例逐年降低,因艾滋病死亡人数减少难度很大。正确的解读这些报告数据,既可以增强我们对抗艾滋病信心,也能够科学评价艾滋病防治的成果。

    (秦倩倩  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7号)——艾滋病防治条例[EB/OL]2006-01-29.

    Available from:http://www.nhc.gov.cn/jkj/s3584/200804/29217.shtml

    [2] 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EB/OL]2021-03-12. Available from: 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103/f1a448b7df7d4760976fea6d55834966.shtml.


    来源:中国疾控艾防中心


    编辑:尚伦静(实习)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