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六枝特区14.5万亩马铃薯全面采收
2022-07-13 16:18:20 六枝融媒

  • 新国发2号文件出台以来,六枝特区紧紧结合自身地域优势,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做大做强传统特色农业马铃薯种植。通过加强管护、配套种植等增产量、强产值,有力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263e264b716b4c9ea1b2e5f27d1f8866.jpg

    村支两委与村民一起收获马铃薯(六枝特区摄影家协会 胡吉斌摄)

    眼下,正是马铃薯收获的季节,月亮河乡直溜村田间到处一片繁忙景象。在直溜村高效马铃薯种植基地,村支两委班子正与村民一起挖马铃薯、捡马铃薯、装袋(箱)、搬运,忙得不亦乐乎。

    直溜村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蒋勇说:“我们直溜村的大洋芋丰收了,主要是我们乡村振兴工作队创新了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了产业基地,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种植、管理等一系列过程。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继续把支部建立在产业基地上,在党的政策引领下,积极动员广大党员群众,把我们的产业做好。同时,通过产业发展,让我们群众腰包鼓起来,党员的信心提起来。

    为确保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引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当地积极与学生营养餐供应企业签订收购协议,按照供应需求直销企业。直溜村村支两委还积极与六枝网络达人、电商企业联系,通过开展实地采风、电商销售等措施,将月亮河马铃薯推介、销售给更多顾客。

    直溜村今年洋芋产量预计是亩产4000斤左右,但由于之前受到持续的强降雨影响,产量稍降低一点,亩产在3500斤左右。目前,洋芋已被六枝特区呈祥农业公司订购,并且我们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渠道进行销售,销售这一块基本上没问题,我们很有信心。六枝特区月亮河乡直溜村党支部书记支江说。

    9068817f80c14f18b964671f1d785b54.jpg

    村民正在采挖马铃薯(六枝特区摄影家协会 胡吉斌摄)

    在新华镇高低起伏的坡地上,一片片长势良好的苞谷地里套种着郁郁葱葱的马铃薯,三五成群的农民穿梭在绿色的坡地里,或蹲着或弯腰正忙着拔马铃薯叶、采挖、分拣,一个个硕大饱满的马铃薯被一双双勤劳的巧手从蓬松的土壤里刨出来,散落在地里。

    “我们第一场挖的洋芋卖了两块多钱一斤,第二场也卖到了一块五六,两场就卖了2000多斤,今年我家能挖一万五六千斤新华镇新田村村民邓仕荣在谈及马铃薯给自己带来的收益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新华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在马铃薯种植、管护、采收等期间,镇、村两级都会到田间地头查看马铃薯长势以及农民采收情况。同时将马铃薯农耕劳作与文艺演出、歌曲编导等结合起来,不仅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也让村民身心得以放松。

    578a7eed77f641d5ba38069883370ad1.jpg

    马铃薯大丰收六枝特区摄影家协会 胡吉斌摄

    近年来,六枝特区通过红眼马铃薯、乌马铃薯、黄马铃薯等多个品种不断试种,六枝各地均找到适合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农户种植马铃薯积极性大大加强,涌现了不少马铃薯种植大户。

    新华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胡波说:“我们采取的是马铃薯和玉米套种的形式,错开他们的生长周期。目前全镇的马铃薯栽种面积是25000亩,总产量是20000余吨,产值是3200万元左右。等马铃薯采完收以后,玉米正好长起来,这样在收获马铃薯的同时,玉米的丰收也同时得到保证。

    六枝特区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全区18个乡(镇、街道)均种植马铃薯,产出的马铃薯生态、皮薄、味美,品质好,受消费者青睐。今年,六枝特区累计种植马铃薯14.5万亩,亩产均约2200—2400斤,累计总产量160000吨,总产值约3.2亿元。

    融媒体中心记者:毕落 陈云芳


    编辑:汪琪 

    值班主任:曾令艳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