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之末,一缕微风乍起,拂过青翠山岗,穿越九曲北盘,予一城清凉浪漫——乘一片朝阳出发,19℃的体感温度,纵使一天内遍赏峡谷幽深、桥梁之最、云上草原,亦毫无炙热之意。
地处乌蒙腹地的六盘水,常年无夏,气候舒适,享有“中国凉都”之美誉。入暑以来,相比于南方动辄40℃的“桑拿天”,六盘水均温19.7℃的凉爽宜人成了不少人心向往之的“奢侈品”。
大数据的分析可为佐证。近期,在马蜂窝APP联合腾讯文旅发布的2022年夏季旅行“蜂向标”中,中国凉都·六盘水的旅行热度增长140%,登上今夏最受关注的小众避暑胜地榜首。
“一辆车、一片草原,早晨起床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晚上坐看月升日落……”在短视频平台拥有1992万粉丝的旅行博主@房琪kiki日前打卡乌蒙大草原,在视频内容中热情推介凉都美。
华灯初上,星月满天,水城古镇内,石板街上人潮如流;湖面音乐会激情开唱;星光夜市引来游人驻足停留;临街铺面中,滋滋的烙锅冒油声同彝家祝酒歌融合成漫卷烟火,把人心抚慰……
古镇旁,瑶舍酒店负责人赵翎羽忙得“脚不沾地”,“今年夏天以来,我们20间客房,客人走一批、来一批,源源不断,客房没有哪天是空着的。”揩去两颊细密汗珠,赵翎羽快人快语。
揽一缕凉风入怀,湖北游客曹建国已在六盘水流连近3个月,游玉舍森林公园,宿海坪千户彝寨,在中国凉都,他收获惬意:“这里气候凉爽,空气清爽,每一口呼吸,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我们的客户群体,以家庭出游为主,短则两三天,长则十天半月。”据贵州野玉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卯祖燕介绍,从7月到9月初,景区内多家酒店、民宿都已订满。
当“夏季避暑”成为热议主题,当“中国凉都”成为避暑旅游的“热词”,当远方来客与目的地之间开启又一次双向奔赴,所有的以梦为马,都将在这方山水间寻得默契的共鸣回响。
今年夏天,六盘水市推出3条自驾游精品线路,5条研学精品线路,9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升级打造梅花山露营基地、滴水岩瀑布乐园等新业态,力求让远方来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在改善旅游供给满足需求升级同时,六盘水也借“真金白银”惠民兴业。今年,六盘水从紧张的财政资金中拿出3000万元,在一码游贵州、多彩宝等分5批次发放“助商惠民”文旅消费券。
诚意拳拳,“凉风习习”终将吹来“金银滚滚”。2021年,六盘水接待游客达7642.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19.87亿元,旅游产业正日益成为六盘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支撑。
时光回溯不过十余年,“江南煤都”六盘水“问道”旅游,以此寻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契合点、城市多元发展的最佳主攻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突破点,尚还处于春芽萌动。
短短十余年,借得春风扬帆起,六盘水从“无中生有”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稳步迈向“有中变优”的新发展阶段,也拥有了更为宏远的格局:打造一流的避暑康养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举目方觉千山绿,13个4A景区从无到有、串珠成链;盘州获批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野玉海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星级酒店15家、民宿337家,五星级酒店实现零的突破……
当我们重温来路,凉都旅游之嬗变,已然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一脉青山、漫江碧透、夏日清凉,不仅给四海宾朋送来阵阵凉意,也成就了六盘水跨越赶超的绿色创意。
再乘东风扶摇上,六盘水将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战略机遇,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丰富业态为重点,以融合发展为途径,加快打造一流的避暑康养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目的地。
且看,北纬26度上,六盘水“一江、一泉、一雪、两口气”等特色资源正衍生出无限精彩,“夏凉冬雪”“滑雪泡泉”两大山地特色文化旅游业态正延展出无数枝蔓……
远山淡影处,来人,迎风款款。
来源:微凉都
编辑:付裕(实习)
值班主任:曾令艳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