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健康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持续打造品牌体育赛事,全区体育工作快速向前推进。
去年8月8日晚,随着东京奥运圣火缓缓熄灭,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的夜色中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38金32银18铜总计88枚奖牌收官奥运。在东京奥运会静水皮划艇比赛中,中国静水皮划艇以1金2银刷新历史,获得了中国女子划艇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还拿到了三个第六名、两个第八名,创造了中国皮划艇项目历届奥运会最好成绩,跻身世界皮划艇强国之列。
8月10日,中国赛艇协会、中国皮划艇协会特地向贵州的一座县区发了一封感谢信,这里就是六枝特区,中国皮划艇队的起航之地。
2017年12月,刚刚组建的中国皮划艇队为备战东京奥运会,在六盘水六枝特区牂牁江景区国家生态型多梯度运动训练基地开展冬季大集训。
六枝特区牂牁镇国家生态型多梯度户外运动基地按照“体育训练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基地功能定位,是为我国“奥运争光计划”打造的先进现代运动训练平台。基地所处的牂牁江,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河谷切割深,山脉落差大,集高原、亚高原、平原气候特征为一体,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海拔高差大。老王山海拔2127米,牂牁江水面海拔724米,在4公里距离内海拔高差达1402米,此海拔高差间内有多个台地,是国内少有的高原训练基地。
对于水上运动来说,牂牁江三面环山,一江清水蜿蜒而过,水域面积达到57.4平方公里,最长航道可达20余公里,且水面平静,常年风期周期短,仅2—3月,最为适合开展静水项目。
为让集训取得好成绩,六枝特区在后勤保障、交通保障、食品安全保障、训练场地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精心细致的工作,为集训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同时,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们用心用情的服务和支持,也让队员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快乐记忆。
“大家都是各个省市来的,不熟,经过这次活动,大家一起相互沟通,彼此都相互认识了,运动员之间有了一个很好的氛围。”那年的元旦,运动员徐诗晓和队友们是在欢声笑语中共同度过的。而在那一天,徐诗晓不知道,她在四年后会和搭档孙梦雅一起,打破奥运纪录,获得东京奥运会女子双划500米的冠军,拿到中国女子划艇的第一块奥运金牌。
集训期间,全国皮划艇静水冠军赛在牂牁江举办,国家A级赛事首次入驻六枝特区,打响了中国皮划艇项目备战2021东京奥运会比赛的“第一枪”。赛事中,六枝特区牂牁镇国家生态型多梯度户外运动基地凭借优越条件和优美环境在全国各地水上运动员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水上健儿来到牂牁江之前,有一批运动爱好者已经在牂牁群峰间翱翔。
2013年至2020年成功举办了8届国际国内滑翔伞邀请赛,成为牂牁江的名片,让牂牁江成为极限运动爱好者中知名的运动基地,体育也在促进着当地的发展。
从1997年就开始从事滑翔伞运动的胡凌是一名医生,也是最早到牂牁江考察的滑翔伞爱好者之一,滑翔伞,让她和这片山水结下了缘分。多年来,胡凌不时会和朋友们到牂牁江滑翔,也见证了小镇持续不断的变化,“我们是看着这个地方从比较贫瘠的毛口乡,发展到现在很具规模的旅游乡镇,而且房子修得很漂亮,当地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富裕,我觉得这个是政府和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提升非常好。”
近年来,六枝特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建设康养胜地·运动境界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打造牂牁江旅游胜地。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景区通达能力,建成水黄公路、郎毛公路;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开展植树造林和水土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建成沃柑、百香果、芒果等一批热带精品水果基地,将产业发展、生态治理和旅游相结合;建成国家生态型多梯度户外运动基地、福地夜郎文化展示中心、三街十二坊、云上牂牁等景区景点。在运动赛事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滑翔伞和皮划艇,铁人两项、骑行、攀岩等项目也陆续登陆这座体育特色小镇,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牂牁镇早已超越《史记》中的“足以行船”,变身为“水陆空”全方位发展的体育旅游聚集地,与尼泊尔极负盛名的博卡拉十分相似。
以牂牁镇为示范,六枝特区坚持体旅融合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不断提升体育运动设施水平和赛事承办水平,已经在多个乡镇取得实效。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是中国唯一以“特区”命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凉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系“三线建设”时期由原“六枝特区”与“郎岱县”合并而成。全区国土面积 1799.48平方公里,总人口 75.8万人,境内山川秀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中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全国十佳文化生态景区”“中国绿色生态模范县、中国生态魅力城市”“创新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5.6℃,年均日照1252.4小时,年总积温5700℃,年太阳辐射总量3614.6兆焦/平方米,年降水量1476.4毫米,无霜期294天。
在如此适宜的条件,让多项体育赛事和活动将这里视为理想的举办场所,已成功接待皮划艇国家队2017年的冬训,并承办了2017年中国摩托艇联赛收官战和2018年全国皮划艇静水冠军赛(冬季)。连续举办8届国际滑翔伞邀请赛(公开赛)。
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融贯通的一个新领域,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环保、时尚、健康的休闲娱乐形式。在近年来旅游产业化的进程中,六枝特区大力发掘和打造了多个旅游景区景点,其中就有一系列各具特色、风格多样的体旅融合项目从清凉一夏的水上运动到亲近自然的野外露营,游客有了多种多样的选择。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有游泳池(馆)10余家,盈利性健身机构5家,房车露营基地1家、省级体育小镇1个、省级生态体育公园1个、民营篮球馆2家。其中318房车露营基地为贵州省首家荣获“国家五星级营地”殊荣的房车露营基地。
六枝特区以赛促游,按照“体育旅游同步推进、相互补充”的发展思路,推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各种赛事的举办,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体育健身氛围,并将赛事打造成体育运动的交流平台。六枝特区认真落实市体育局“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要求,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全力推广全民健身。多次组织“樱桃骑迹”骑行活动,吸引了周边地区骑行爱好者参加;已举办二十届六枝特区五人制足球杯赛和三届五人制足球联赛,吸引了其他地区的高水平运动员参与;五人制足球杯赛采取社会资本出资、政府指导的办赛模式,实现了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在多个乡镇举办了“悦动六枝·快乐乡村”运动会,得到群众、乡镇一致好评;特区篮球协会积极组织男子篮球队参加六盘水市运动会、“篮协杯”、“美丽乡村杯”等赛事、均取得优良成绩;特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篮球协会、足球协会、跆拳道协会等单项协会多次组织门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篮球赛、足球赛、大众跆拳道邀请赛等群众赛事。
体育代表着青春、健康、活力,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
走进六枝特区城区的各个公园、小区,走进各个乡镇村居,都能见到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早晨,老人们在这里早锻炼,傍晚,成群的孩子在这里嬉戏玩耍……
近年来,六枝特区不断提升体育设施建设,夯实全民健身的基础条件。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260余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级农体工程21个、健身路径91条、易扶安置点多功能健身场地6个。投入400余万元的省十一运会水上项目场地建设完成,牂牁江国际滑翔伞基地提升改造项目(一期)完成建设。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体育基础设施趋于完善。
六枝特区持续推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积极培养体育项目人才,通过开展各项竞技体育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训。2018年10月,六枝特区提前谋划,增大投入,广泛选材,在第二届市运会中,六枝代表团共获取19块金牌、19块银牌、36块铜牌,完美实现金牌“零突破”。截至目前,六枝特区为省十一运会六盘水市代表团输送运动员多名,其中水上项目8人。
六枝特区的体育已成为服务业、旅游业、休闲经济等相关产业当中不可分割的版块,源源不断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释放活力,提振着人民群众发展创业的精气神。
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编辑:王薇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