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岩脚镇草原村,村民正在抓紧采收佛手瓜尖销售。
村民正在采瓜尖
佛手瓜又名捧瓜,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可以在土壤贫瘠的条件下生长,不占田、不争地、易成活、好管理,田边地头甚至是石头缝里都可以“见缝插针”式地种上连片的佛手瓜。岩脚镇把佛手瓜产业作为该村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科学规划,开发利用荒山荒坡、贫瘠山地等资源,引导草原村村民种植生态佛手瓜,破解了小山村传统耕作低产低效的产业发展难题。
佛手瓜上、中、下全身是“宝”,春夏两季卖瓜尖,秋季卖瓜,冬季卖根。
佛手瓜
7月26日,走进岩脚镇草原村陈文勇家的瓜园,硕大饱满的佛手瓜郁郁葱葱、色泽青翠、新鲜诱人。“现在是采摘佛手瓜尖卖,四天采摘一次,产量供不应求,这几天的收购价已经达到1.2元一斤。”陈文勇兴奋地说:“今年,除了卖给外地收购商,本地电商都来找我们进货,还承诺了最低收购价,有了保底收购,咱们农户种瓜心里有底气多了。”
据统计,佛手瓜尖亩产量500公斤,每公斤售价4元;佛手瓜鲜果亩产量2000公斤,每公斤售价0.5元;佛手瓜根亩产量700公斤,每公斤售价10至20元;”瓜尖+瓜+根”预计亩产值达1.5万元。每年,种植户采收佛手瓜尖、佛手瓜、佛手瓜根这样连续不断的收获会持续10个月以上。
瓜尖
看到我们的到来,正在地里采摘佛手瓜尖的草原村四组村民陈文勇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我是党员,党的政策好啊,种了50余亩佛手瓜尖,主要销往六盘水,贵阳等地。我还有5辆货车承包给别人跑运输,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陈文勇的50余亩佛手瓜预计增收60万元。佛手瓜产业让草原村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生力军”、群众增收致富的“小金瓜、致富根”。
党员谭有兴靠种植佛手瓜发家致富后,带领周边群众大力发展佛手瓜产业,覆盖建档立卡10户60人。
瓜尖
草原村以“致富党员带头人+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种植粗放、经济效益见效快的佛手瓜产业,该村的佛手瓜产业发展从曾经的“墙边瓜”,蜕变成小山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粲然四季,为山村添绿,促产业添彩。
融媒体中心记者:罗琴
编辑:王艳睿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