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小挂面做出大产业 ——岩脚镇“面条加工”助推村民走上致富路
2022-08-17 10:24:14
  • 现在正是小麦丰收的季节,岩脚镇家家户户都在制作面条,晴朗天气,岩脚镇新街、老街的屋檐下,院坝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架架一排排的高挂面条,阳光辉映,金丝万缕,成为岩脚镇的一大景观。

    65ab83021372450a878bec81dfbca9a4.png

    岩脚面细如银丝、脆如春笋,深受大众的喜爱。

    来到岩脚镇太和村蔡勇家,崭新的楼房前挂满了金黄色的面条,正在忙着晒面的蔡勇高兴地说:“做面不但使我家解决了温饱,更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523f40e98c6c487f8887d39f36455bcc.png

    岩脚镇,古时称岩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是川盐集散地,商贾云集,繁华一时。漫步古街,看一看马舍、茶舍、盐井,尝一尝百年老店的肉饼,在大榕树下吃一碗岩脚挂面,沿着清澈的廻龙溪吹吹风,是一种特别自由自在的体验。

    近年来,岩脚镇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优势,结合古镇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不断投入资金建设古镇,夏天吸引不少游客来此避暑,同时在一些特别的节日举办活动,比如元宵节举办放灯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作为岩脚特产之一的岩脚面,以龙头企业带动小作坊发展的模式来大力生产岩脚面,目前龙头企业的年产量能达到4000吨, 还有上百家小作坊同时发展,不仅把这一传统技艺很好地传承下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岩脚镇副书记李义祥介绍:“目前岩脚镇从四个方面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从打造旅游小镇、农产品精深加工小镇、工业小镇、商贸物流小镇来定位岩脚镇的发展。”

    同时,岩脚镇充分发挥各村党组织力量,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15be85a3c73f4781a524a6c3861813a4.jpg

    现在,岩脚镇的面条加工业呈现出太和村做出了示范带动、很多村寨发力追赶的喜人局面。

    老卜底村60岁的村民李发,2014年买来搅拌机、面条机,办起了家庭作坊,一家人每天做400多斤面条。若遇上生意特好的时候,一天要做600斤面条,每年生产加工面条90余吨,向六枝城区和周边超市、饮食店供应,并卖到六盘水市、安顺等地。

    f43c1d458d17401d8bb47e6a4a769a27.png

    据统计,岩脚面条加工作坊共130余家,大畅面业和绿色食品是其中2家大型的作坊,总产值约6.5亿。目前岩脚面的产业化,已带动周边乡镇8万亩小麦种植,辐射带动周边6个乡镇连线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罗琴 孙小红(实习)


    编辑:王薇

    值班主任:曾令艳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