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喜迎二十大 | 黄金十年 六枝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
2022-10-15 19:09:04
  • 十来年,六枝特区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8.65%。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更加夯实。

    围绕将六枝特区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黔中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目标,六枝特区在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岩脚镇、木岗镇跻身全国重点镇,郎岱镇入围全国特色小镇和省级示范小城镇,牂牁镇获评“省级特色体育小镇”,我区在城镇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城镇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获得“卫生城市”“文明城市”荣誉。

    8c6f09de6e914faf8955bbc6388c0f87.jpg

    安六城际高铁与六六高速的建成运营,六安、纳晴高速公路开工建设,G356大用至凉水井段建成通车,相继完成独立工矿区对外连接道路路网工程,矿业路延伸线、城南大道等一批市政道路项目,城区路网系统不断优化,城区“五多连接”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安六高铁建成通车,六枝进入高铁时代,正式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09b9f551d0a447f78b1d35d94f7d6749.jpg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系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把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放在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位置,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纳入重点民生实事进行督办,并始终坚持业主主体、政府引领、社区主导、各方支持的原则,以完善老旧小区市政配套设施为切入点,重点解决影响居民安全、居住功能和影响居民基本生活等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改造后的小区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助力和平台。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9个项目65个小区,惠及居民13565户,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累计完成背街小巷改造23条,给群众营造了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从细微处切实提升城市品质;累计建成排水管线305.17公里、供水管网295公里、输水主管80公里、燃气管网共294公里,进一步提高了管网覆盖范围和供应保障能力。

    健康小区居民胡丽萍说:“原来一下雨这里根本走不了路,水把人堵住了,车也堵住了,车开不过来,车一走飞得到处都是泥巴,现在这个环境多清秀,现在真的条件太好了。”

    b2f962554e5c4a30a114bb7a2997ca0d.jpg

    2016年,贵州省第五届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在六枝特区举行,六枝特区打造了岩脚镇、落别乡、郎岱镇等特色小城镇,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公共基础设施健全、生态环境良好的小城镇空间结构,带动周边乡镇小城镇发展,六枝小城镇整体形象和综合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岩脚镇、木岗镇跻身全国重点镇,郎岱镇入围全国特色小镇和省级示范小城镇,牂牁镇获评“省级特色体育小镇”,落别乡获得“全国卫生乡镇”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  

    六枝特区岩脚镇居民王祖康说:“现在我们岩脚这个小城镇建设,比以前更加美好,来我们岩脚玩的人相当多。所以在我们生意上要增加一倍,以前2000多,现在可能有5000多,生活环境各条街道,都看着干干净净的,卫生条件也比以前好多了,感觉到现在我们与城市生活是一模一样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六枝特区结合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生产、服务和消费多点支撑的城镇经济,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发展产业、增加就业的主载体、主阵地,积极促进产业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六枝经济开发区累计引进优强企业46户,引进招商引资项目62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共计97.13亿元,带动3000余人就业。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实施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28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5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79万人。促进城镇消费提质扩容。不断完善便利店、社区菜店等社区服务商业设施,提升消费便利度,常态化开展促消费活动。

    cd893b0be28d47ab8192711ef5e44600.jpg

    城镇的建设让六枝小城镇发生了精彩蝶变,牂牁镇形成了“旅游+产业”“旅游+体育”“旅游+文化”;郎岱镇形成古镇文化与产业融合;岩脚镇形成盐商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落别乡形成了民俗文化与康养旅游融合;木岗镇形成小城镇与工业园区融合发展的格局。

    六枝特区牂牁镇镇长黄美焦说:“我们将继续加强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カ度,狠抓特色民宿打造、旅游业态丰富、服务质量提升等要素提升,立足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助推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六枝特区将持续围绕打造“黔中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进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人为核心,以“城乡融合、产城互动、生态宜居”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

    六枝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编辑:罗开国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