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牢记嘱托闯新路 满怀信心向未来·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 今年我的获得感 | 六枝特区公交变迁见证城市发展
2022-10-18 12:13:36
  •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短短一瞬,但对六枝这座因三线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过去的十年非常重要十年来,六枝特区通过不断优化、延伸城市公交线路,建全农村客运体系,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31172fd16b5d417cbad6faa5dd5f4e9a.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六枝特区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三个服务”要求,努力推进公路结构网络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着力在“建管养运”上下功夫,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路,建设了以国道、省道为依托,县道为主干,乡、村道辐射全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如今,从城镇到乡村、从干线公路到偏远村道,乡村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沿途的群众享受着公交出行的便捷。

    ba5d512a293f41cbb79a777f81074137.jpg

    公交公司驾驶员李波经历了从城市客运公交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转变,十多年来,他不仅见证了村民出行方式的变化,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蝶变。

    a532da0c385d4197b77ee3d8fb464833.jpg

    从事公交驾驶工作已15年了,以前开的是燃油车辆,噪音比较大、污染也比较严重,工作一天下来身心疲惫现在,公司全部换成了新能源车辆,并且开辟了很多新线路,公交服务范围扩大了很多,去年开通了城区至五龙村、李家寨的进村线路,我现在就在这条线路工作我们的车辆卫生、安全保障、运行准点等工作做得都比较好,深受广大村民信赖,大家都喜欢坐公交车出行。7路车驾驶员李波说。

    在偏远镇村,修一条公路,就等于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过去五龙村的村民进城需要1个多小时,现在只要20多分钟,而且公交车班次较多,这让7路车线路周边的群众啧啧称赞。

    429e785cc73b40e298320dee5e13331d.jpg

    五龙村村民聂兴秀说:“以前没有公交车的时候去城里卖菜,走路要走一个多小时,现在有了公交车,我们卖菜方便多了。 

    近年来,六枝特区先后开通城乡公交车线路8条,投入60余辆新能源公交车运营,城乡公交化运行改善了原有班线客车趟次少、票价贵等问题,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成本也降低了,城乡公交一体化成效明显。

    f3908e154be640e89cc050ebaf6d7efa.jpg

    六枝特区公共汽车运输公司运营中心主任石平说:“六枝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六枝公交从单一的1条公交线路,30余辆老旧燃油车,发展为今天拥有营运线路9条,新能源中高级公交车83辆,营运线路长度从20公里增至130公里,公交化服务惠及了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近30平方公里内的人民群众。同时,全区10余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复退军人及其他特殊群体享受到了免费乘坐公交车待遇。

    截至目前,全区建成县级客运站1个,乡镇汽车站15个,行政村停靠点46个,实现了“县有等级站、乡有汽车站、村有停靠亭”的目标。全区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100%,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客车通运率达100%,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687eada82b8c4b84b9b0e99f8b3777bf.jpg

    六枝特区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生刚说:“十年来,城区基本形成了以公交运输为主的城市客运发展格局,六枝城区及城郊25万余群众出行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3674052492eb4fabbdd0771eb3116181.jpg

    六枝特区坚持服务大局、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绿色集约、坚持创新驱动的原则和“一补短板、二提品质、三促融合”的总体目标,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出行环境明显改善,人民满意度大幅提升,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能力显著增强。

    融媒体中心记者:黄楼英杰


    编辑:王薇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