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中会是六盘水市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0年教龄。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用“四有三者”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取得了优异的教学业绩。
冯中会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以来,先后在省、市各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出任贵州省中小学微课技能大赛评审专家、省级示范高中评估专家;市级优质课比赛评委,举办省、市、特区各级各类示范课、讲座40余场,其中,2节优质课入选贵州省精品教育课程。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老师都中黎说:“冯老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她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她组织学生演讲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舞台上找回自信。”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冯中会深知这一道理,她注重丰富自己的学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在教学的同时,不停地探索教学规律,寻找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她始终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教什么重要,怎么教更重要。
“冯老师经常在课上引导我们关注关心国家大事,她的课堂非常有趣,寓教于乐,注重师生体验和师生互动。”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学生岳悦说。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冯中会潜心研究教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她总结出语文课的真谛:功夫在课外,语文在心中。她主张语文学习就是培养孩子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的能力;为了提升孩子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冯中会经常组织学生练演讲、搞辩论,开展诗词大会、成语接龙等活动,让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冯中会鼓励大家在假期走街串巷,走亲访友,收集乡村民俗,撰写旅游日记。孩子们都把冯中会的语文课称为“休闲娱乐课”,冯中会也因此深得学生的喜爱和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学生付春丽说:“冯老师因材施教,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给学生提供各种表现的机会,发掘学生的潜力。在保证课堂生动高效的同时,冯老师一直秉持着育人大于教书的理念,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对学生加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2018年冯中会成功申报了六枝特区冯中会名师工作室,利用工作室这个平台带领全区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发展。截至2022年,六枝特区冯中会名师工作室学员已达30人。2020年疫情期间,她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带动全体工作室成员,在贵州省优师云平台线上授课20余节,开设线上课程15门,线上学习人数达30000余人次。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老师刘园园说:“冯老师是语文学科的领路人,作为区级兼职教研员,冯老师联动各方资源,组织各类教研活动,以研促教,促进语文学科的发展。”
2022年3月,为助力六枝特区强师工程的建设,推动六枝特区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冯中会在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兼任六枝特区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承担特区高中语文教研任务。冯中会组织教研以来,六枝特区高中语文教研逐渐走上正轨,开展了三个阶段的高中语文集体教研模式探索,已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集“备—教—评—测”于一体的教研模式,规范了一套操作性极强的“6+1”教研流程,完成了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优秀教学设计和两节优秀课例的打造,并编订《高中语文集体教学教研成果集》一本,统一印发到全区各家高中学校,实现了全区高中语文教师集体教研与资源共享教研设想。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大宇介绍,冯中会老师是市二中的语文学科带头人,在学校她是学科引领者,在课堂上,她是优秀的好教师,在家庭中,她是一位好母亲。她能够给孩子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她工作的态度努力认真,能够践行市二中的‘三爱’精神。
冯中会以一颗感恩的心看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以一颗回馈之心要求自己的言与行。她用朴实的言行践行了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教师“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如命”的三爱精神,为学校乃至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勤勤恳恳,深耕不辍。
六盘水市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冯中会介绍说,作为一个老师,站稳讲台是关键,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得拥有一条河。所以,她一直坚持学习,练好本领,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用行动切实关爱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聊天,聊理想,聊未来,聊日常生活,做学生生活的知心人。作为冯中会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特区兼职教研员,她注重引领辐射作用,希望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成长。她带领大家一起开展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用她的行动践行了市二中‘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如命’的三爱精神。
融媒体中心记者:黄楼英杰 陈永玲(实习)
编辑:王薇 汪琪
值班主任:石青云
执行监制:何勇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