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第23个中国记者节,与平日一样,媒体人也是在采访、拍摄、撰稿、剪辑、制作和审核中度过的。
记者节是我国六个行业性节日之一。这是属于我们的节日,这一天,有对成绩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融媒发展 不负初心
2019年,特区融媒体中心成立,在特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入。
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为六枝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特区融媒体中心不负初心、迎难而上,不断完善机制促发展、创新思路谋发展、引进人才助发展。
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人人都是记录者,但并非人人都能是记者。我们将坚持“内容为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严谨细致,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采访中,我们遇到过埋头专研技术多年的工程师、放弃高薪回乡创业的农业人、让老手艺焕发新生的非遗传承人、扎根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还有倒在岗位上的公安干警等等身边的人……
他们的事迹,有高光,但更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平凡,令人敬佩,让我们感动。
作为媒体人,我们见证了他们的平凡,记录了他们感人的事迹,感受到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使命的光荣。面对今天信息流的爆炸、自媒体崛起带来的各种冲击,我们没有沦落为单纯的“搬运工”。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抢抓第一时间精准发声的劲头没有变,我们深度挖掘经验典型树立榜样的执着没有变。
镜头与笔 记录寰宇
每一个夜晚,兴业大厦11楼的灯光总是亮得最久。
采访归来,我们只完成了工作的一半。一篇稿子,这一句放在哪儿,这个词该用啥?一条视频,这句话配什么镜头,这个画面能不能过?媒体人喜欢“纠结”,在一阵阵纠结中,时间不知不觉地流走,每一条新闻,我们都力求完美。
特区融媒体中心,有工作几十年的“老腊肉”,有刚上道的“新兵”,还有青涩的实习生,面对新闻采访的紧张与焦虑程度或许不同,但找到新闻线索时的激动和成品出炉时的兴奋,却同样强烈。
按照“四全媒体”要求,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更高的标准,随时要做好全天候采访,全天候发声的准备。做了媒体人,也就告别了所谓的“朝九晚五”,平常的采访报道,面对采访力量的不足,同志们可以一天几个采访连轴转。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我们集中力量蹲点采访,同志们可以坚守一两周不回家。
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我们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无限未来。
踏遍荆棘 脚下是路
记者,记录者,我们不是在采访,就是在去采访的路上。记者,传播者,我们把党的政策主张传播四方。记者,推动者,推动六枝的发展我们从未缺席。
拥抱阳光,更无惧风雨。
端午节期间,关寨镇遭遇强降雨灾情,我们穿过泥泞,亲历抢险救援行动始末;新冠疫情的阴霾久久未能散去,我们扛起设备,录下服务点的坚守、隔离点的日常、支援车队的出发和最美“逆行者”的凯旋……
快艇划过牂牁江平静的湖面,我们按下快门,记录下第十一届省运会运动健儿在赛艇、皮划艇项目上奋勇角逐的精彩瞬间;金秋田野稻谷飘香,我们穿梭其间,见证了农民丰收节的灿烂笑靥,看农业现代化在六枝大地上绘出新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再到六枝,我们齐上阵,从专题片到系列报道、从全程车播到现场录制,记下的不仅仅是一路美景,更是旅游产业化厚积薄发的累累硕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盘点十年发展,回望十年光影,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六枝大地上的精彩蝶变。我们要担当起学习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排头兵,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为奋力谱写画廊六枝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
六枝特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薇
值班主任:汪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