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工艺与工程示范项目作为贵州省科技创新应用‘十件大事’之一。连日来,承建项目的贵州优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紧盯‘四新’‘四化’重点领域,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努力办成科技创新应用‘十件大事’,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安排部署,在确保质量和安全前提下,抢抓施工进度,加快科技创新在产业中的应用与转化,确保煤炭清洁利用新技术早日落地见效。
在位于六枝特区大用镇汨港村的贵州省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工艺与工程示范项目建设现场,一台国内最为先进的国产天河众邦CMD150S钻机正在大山之间矗立,工人们正利用吊机,对钻机进行养护。
今年九月底,贵州省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工艺与工程示范六枝化处示范区钻井工程在六枝特区大用镇开工。当前,辅助产气井钻井工作已经结束,有效探明了当地地质结构、煤层深度等。11月13日,作为项目最关键的井口——主注气井正式开始钻井。
贵州优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周永峰说:“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气化炉注气井施工、示范基地建设和分系统生产工作。注气井施工是本项目的最关键环节,是后续一系列工作的前置条件,同时影响整个气化工艺,包括气化率、气化年限、产气量、气体有效组分等等。”
据了解,煤炭地下气化是将地下煤炭通过钻井工程与工艺技术进行有控制的燃烧,在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下产生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炭地下气化集建井、采煤、气化工艺为一体,相比传统井工开采,具有安全、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其中体现了多种新技术的协同运用。贵州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工艺与工程示范项目煤层埋深约为500-600米,煤炭呈现出硫分高、倾角大、厚度薄、结构碎的特点。针对这一情况,贵州省煤炭地下气化项目采取井下无人、地面无煤的开采方式,将地下固态煤炭转化为气态可燃气排出使用。项目建成后,对助推能源清洁化利用、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省上下正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对发展壮大实体经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安全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安排部署。贵州优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将乘势而为,盯紧项目安全关、质量关,确保贵州省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工艺与工程示范项目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应用“新高地”,有效助力特色科技强省建设。
编辑:汪琪 罗开国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何勇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