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政务服务水平,推进乡村两级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更好的服务基层群众,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如果说优化营商环境是为企业运行负担的“减量”,那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则是老百姓获得感的“加量”,而延伸政务服务“链条”的背后,需要的是一支强有力的基层政务服务队伍。六枝特区政务服务中心聚焦改革动向,大胆探索改革方法,积极将政务服务资源向乡镇倾斜,通过“线下+线上”“向上+向优”的方式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政务服务工作队伍。
线下学
加强业务学习。定期召集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到特区政务中心学习高频事项所需材料、材料来源、材料要求、办理流程及事项审查要点,网厅的建设与应用,档案的规范管理。结合办结过的卷宗和现场收到的文件进行耐心详细讲解和操作。培训会主要采取集中学习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边学习,边领悟,边安排,旨在实现“教-学-教”良性双向互动,参训人员遇到有疑问之处当场提出,当场解决,实现了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同提高。
加强不定期“回头看”。六枝特区政务中心于8月8日至8月13日分两个小组对全区18个乡(镇、街道)从政策落实、服务质量、进驻授权、流程材料、服务效能、网厅规范、人员作风等7个方面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评估,对每个环节详细指导,对发现的问题立刻反馈,要求各乡镇及时整改销号。
抓好台账和档案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街道)、各窗口加强报表管理,做好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对重报、漏报的数据质量严加把关,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规范报表、台账的填报标准、指标口径一致,保证报表完整、清晰,按月将报表报至特区政务中心,真正做到“数出有据”“账实一致”;要求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统计台账,装订归档,做到数出有源,源头可查。遇人员调整、机构变动等情况,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确保统计档案资料连续完整,严禁统计资料遗失。
线上学
线上学习形式多种多样,一是采取“一对多”解决共性问题,通过召开视频会议,由股室负责人或邀请运维人员对共性业务知识和改革动态进行讲解;二是采取“一对一”解决个性问题,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需紧急处理的疑难杂症,采取视频连线、远程协助等方式进行协同办公;三是采取“多对一”解决行业问题,如需多部门联动办理的事项,可通过建立专题微信群进行交叉业务指导、共享材料、并行办理,提升办事效率。对于业务方面的共性问题,六枝特区政务服务中心精心制作了业务操作视频和操作手册,通过视频和图文的形式,组织乡镇一级的窗口人员培训,再由乡镇一级的窗口人员对各村的代办员进行培训,解决乡、村两级以因人员变动导致业务承接不流畅的问题。同时加强法治观念建设,认真组织各级政务服务人员对《贵州省政务服务条例》《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行政许可法》等有关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政务服务理念,加深对政务服务工作的认识,树立政务服务法治观念,促进政务服务工作规范、高效运行。
向上学
通过“区直部门-乡级窗口人员-村级代办员”挂钩带帮制度的建立,实现业务向下传输,问题向上传输的联动机制,形成“老带新、强带弱”动态混合业务加强格局,对于县区无法解答的疑惑,破除传统观念,鼓励基层人员点对点对接省市业务精英进行答疑解惑。
向优学
不定期推送优秀地区的工作经验供各乡(镇、街道)学习。同时,通过考核指标的设立,评选出优秀的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鼓励各乡(镇、街道)、村(居)观摩学习。同时,充分共享各种行业交流机会,组团到优秀的兄弟县市学习工作和改革经验。
下一步,六枝特区政务中心将加大培训力度,要求乡村两级建立业务交叉培训常态机制,加强窗口人员系统操作培训,提升窗口人员业务承接能力和贵州政务服务网系统操作使用水平。同时,特区政务服务中心不定期到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开展业务指导,重点对窗口设置、人员落实、服务制度建立,贵州政务服务网建设与应用、事项办理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不断规范乡、村两级政务服务工作。
编辑:王薇 汪琪
值班主任:孙燕潞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吴国琴 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