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乡黔中村开展“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建设以来,借着政策红利的东风,大力发展银杏、花椒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阳春三月,走上黔中村的产业观景台,放眼望去,成片的银杏枝干层层排列,蓄势待发。
黔中村银杏基地
2017年,牛场乡瞄准矮杆银杏生态效益优、市场前景好、见效周期短的特点,在黔中村集中连片种植600余亩银杏。两年后,银杏苗木长势良好,初见效益。然而,因管理不善,曾被给予厚望的银杏产业难以见效。2022年,牛场乡及时组建产业突击队,深入摸清底数、深化市场调研,成功联系到两家制药企业,为银杏基地打开了销路,盘活了一度沉寂的产业资源。
今年,黔中村借助“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建设的契机,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扩大银杏和花椒等产业的种植规模。
牛场乡黔中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说:“黔中村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为契机,借助各单位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扩大花椒和银杏的种植面积。”
村民在银杏基地务工
黔中村整合利用现有村集体资源资产,依托村党组织领办的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通过采取"合作社+公司(大户)+农户"的模式,加强产业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并在年初就与企业签了订单,保障了销路。
“我们村的银杏是通过订单的方式售出,今年银杏应收尽收,销售给江苏得乐康中药材公司。”牛场乡黔中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说。
3月17日,160多名村民聚集到黔中村村委活动室前,领取今年年初300亩银杏和318亩花椒产业布置工作的劳务费。
村民领取劳务费
牛场乡黔中村村民罗家云说:“黔中村今年种植了花椒树、银杏树。我们积极参加种植,今天发了1500元的务工费。”
仅3月17日当天,黔中村就向务工村民发放了13.7万元的劳务费用,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收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之路。
村民给银杏施肥
今年,牛场乡结合黔中村种植历史和气候条件,制定《黔中村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按照"提质增效"的要求,积极进行管护,确保促进现有产业健康发展。
“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银杏、花椒的种植面积,同时积极对接农业农村局和乡农业服务中心对我们实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产业健康发展。”牛场乡黔中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说。
编辑:王 薇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