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 六枝特区新型工业化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3-04-10 15:05:28
  • 近日,走进贵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单位加班加点,抢抓工程进度,力促今年磷酸铁锂项目一期全部建成投产。

    994f0e6082754604b4df06daaabd7243.jpg

    磷酸铁锂项目建设现场

    六枝特区磷酸铁锂项目是六枝特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贵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于2021年8月14日签约落地六枝。项目总投资60亿元,占地650亩,规划分为三期建设年产30万吨动力与储能新型磷酸铁锂材料,其中一期年产10万吨、二期年产12万吨、三期年产8万吨。

    “2022年,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7亿元,一期工程一号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共规划布置8条磷酸铁锂生产,其中1-4号生产线正在运行中,已累计生产成品3300吨。”贵州新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子颖介绍说。

    据了解,项目一期2号厂房处于钢构安装阶段,一期预计今年6月底全面完工。一期建设完成后将同步规划建设二、三期各年产12万吨和8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450亿元左右,带动就业岗位1500个左右。

    六枝特区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三线”城市。近年来,六枝特区坚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战略定力,全力做好煤炭挖潜增产,释放煤炭产能,持续推进煤矿系统优化改造工作,着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2022年9月底,贵州省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工艺与工程示范六枝化处示范区钻井工程在六枝特区大用镇开工建设。该项目将地下煤炭通过钻井工程与工艺技术进行有控制的燃烧,在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下产生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的过程。采取井下无人、地面无煤的开采方式,将地下固态煤炭转化为气态可燃气排出使用。项目建成后,对助推能源清洁化利用、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c9629798537f418a850e627c2050bf12.jpg

    建设中的贵州省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关键技术工艺与工程项目

    2022年,六枝特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决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有力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高质量发展工业产业新体系。

    六枝特区依托资源能源优势,全面构建“煤电锂、煤焦氢、煤电材、煤电化”产业链条,磷酸铁锂项目一期4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引入了山西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项目规划400万吨/年的焦化产能指标,现已启动一期180万吨/年焦化项目。

    在传统的能源产业实现改造升级的同时,六枝特区加大各新兴行业的培育,逐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纺织产业引入贵州太平洋纺织落地建成投产,每年可生产包芯纱1.5万吨,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550余人。农产品加工产业建成了大畅面业、问候自然、轩辕刺梨加工厂等一批精深加工载体,产业链日益完善、延伸。装备制造产业引入了黔狼装备、探新科技、中远机械等企业错位发展,持续推进宏狮机械、华兴管业等能矿装备制造企业升级改造,牢牢巩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地位。

    4b6451f6e8dd48a6b635b034027b2b0c.jpg

    贵州太平洋纺织有限公司纺织车间

    六枝特区围绕“百企改造”工程、“万企融合”行动,推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区生产矿井“两化”改造率达到100%。建成融合标杆项目2个、融合示范项目6个,并成功带动16户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改造,推动30家企业上云,实施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2个。

    全区工业经济持续运行在稳定区间,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为48.83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增速达2.1%。工业项目投资稳定提升,2022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2.4亿元,同比增长64.8%。

    六枝城区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2022年,六枝特区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业大突破、再创新辉煌”专项行动,打造“六枝办事·特事特办”服务品牌,大力实施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三年行动,深入开展“贵人服务”和“双问双服务”,推广“贵商易”平台,持续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运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用地保障、政策资金兑现、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动改革和科技创新,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推动区内14家“三上企业”成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投入,6家企业已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22年,工业企业经营主体数量达1204家,同比增加309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数量44家,同比增加9户。全区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44771户,同比增长20.24%;带动就业176216人,同比增长6%。45户企业进入省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库,华兴管业、葵花药业成功获批省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称号。

    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编辑:王 薇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