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垃圾分类哥”牟绍山的“两件套”
2023-05-05 15:23:26
  • 在六枝,哪里有成堆的垃圾,哪里的垃圾反弹快,他都了如指掌。他是一位爱岗敬业、热心服务的垃圾分类员——牟绍山。

    “让我和你们一起做垃圾分类吧!我在开展环境卫生监督的时候,我也可以做一些垃圾分类的事情。”牟绍山向特区垃分办毛遂自荐时的话语朴实简洁又诚恳。就这样,他于2021年10月主动上岗,投身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aec20d2a42ad4bbbb89f210e297e2ffe.jpg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牟绍山总是得不到大家的理解:“为什么非要和垃圾打交道,还这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底图的是什么?”“穿着还蛮整洁,为什么要来翻垃圾桶?”……,他周围总是会有不少不理解的声音。面对大家的质疑,他却非常的冷静和清醒:“别人说什么我都无所谓,我觉得做垃圾分类这个事情很有意义,我该做什么还做什么”。面对周围不理解的眼光和言论,他一如既往坚持做一个体面的“捡垃圾”勇士。

    工作期间,牟绍山总是带着一两个塑料袋和一个捡垃圾的长夹子,同事们打趣道,这是牟大哥出行必备的“两件套”,亲切地称他为“垃圾分类哥”。在上下班路途中看见路边的可回收物和“流落”在外的垃圾,他会停下他的通勤“小电驴”,将可回收物“收入囊中”,把路面的垃圾捡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中。每天吃完晚饭,他和妻子出来散步的时候,仍然带着他的“两件套”,还拉着妻子帮他打手电筒,方便他翻垃圾桶和捡垃圾。他的妻子说:“这个到底能卖多少钱?你这么痴迷!”他的答案是:“这不是钱的事,垃圾都是宝”。

    牟绍山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看见塑料瓶、纸板、啤酒瓶等东西,都会捡回家里找个角落堆放起来,有人到村里收购废品的时候就拿出去卖,一年下来能卖几百块钱。从小,父亲就教育他要勤劳、要节约,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见到可回收物便想着替父亲先收集起来,他还带动儿女一起帮助父亲收集可回收物。参加垃圾分类工作后,他才知道自己平日的习惯竟然就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一部分,而垃圾分类不仅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再利用,还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进一步增强了他入行垃圾分类的决心和信心。

    “关于垃圾分类工作,我们选择‘城市包围农村’、‘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开展,让青年和娃娃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进而春风化雨般引导家人,努力争取让更多人成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员和践行者。”谈起垃圾分类工作牟绍山总有说不完的话。

    9b5bcd99e0ea4c6ca1a92a51c1f5b7b1.jpg

    垃圾分类作为六枝特区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作为一名督导员,到各机关单位、乡镇、村居、物业、酒店开展工作的时候,牟绍山仔细检查分类情况,对正确分类的进行表扬点赞,对没能正确分类的,他会耐心指导,引导对方主动配合垃圾分类工作,并养成随手分类的习惯。作为垃圾分类的督导员,牟绍山以耐心和恒心制胜,一直以来,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工作理念,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提升。

    在六枝特区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程慧眼里,牟绍山对于垃圾分类工作非常热爱,他不怕别人指手画脚,自己认定了就义无反顾地去做,还带着爱人一起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中,再多的理由在他的“热爱”面前都显得微弱。

    0ab543bc529e4d7f8fa58c1ddaa27616.jpg

    牟绍山除了携带标配的“两件套”外,还随时随地向周边人宣传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以及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分类方法,不断引导市民爱护环境卫生,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他说:“以前有人乱扔垃圾,温馨提示一下很多人都觉得我多管闲事,甚至开口大骂,现在不一样了,大部分人不乱扔垃圾,极少部分人会随手一丢,提示之后他们也会配合捡到垃圾桶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很多,垃圾分类也能看见一定成效。”

    记者手记:垃圾分类工作任务任重道远,在通往绿色与文明的路程中,牟绍山一直对垃圾分类工作保持高度的热忱,他坚定绿色环保理念,用实际行动提高城市、乡村文明指数,为垃圾分类贡献个人的绿色力量。


    融媒体中心记者浦仕美


    编辑:罗开国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