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银壶街道银壶社区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通过实施“聚魂、聚心、聚情、聚智、聚力”“五聚”工程,打造“夕阳红党建共同体”,推动离退休干部与社区干部形成“双向奔赴”的工作格局,促使离退休党建融入城市党建大格局,有效拓展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大舞台,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高品质养老生活相融互促。
六枝特区银壶街道银壶社区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党旗飘扬“聚魂”,构建“双向奔赴”桥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特区党委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依托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机关联基层党员“双报到”制度,由矿区社区管理局、老年学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辖区多家企事业单位,创建“夕阳红党建共同体”,即用心用情为离退休党员服务,同时推动老党员全心全意为社区建设发挥余热。同时,打造集党建活动、文化养老、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共享阵地,实现退休党员干部与在职党员共用,党建活动与其他老年活动共用,为退休党员干部就近学习、参加活动、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已经有7家单位168名离退休党员加入到共同体中来,共同推动社区发展。
社区用情“聚心”,做好“便老助老”服务。以“便老助老”为工作重点,积极整合社区现有资源,不断加大对社区住宅公共设施无障碍的改造力度,重点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并在老年人口占比较高的六十五小区增设坡道、休息座椅等无障碍设施设备。此外,将小区道路实施“人车分流”改造,机动车道路采用低噪或降噪路面,设置限速行驶标识和路面减速设施,满足老年人基本安全通行和健康休息要求,并在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保证夜间安全通行的亮度,切实做好老年人出行服务工作。目前,整合资金76.8万元,对六十四小院三栋楼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增设坡道1处、休息座椅6个,机动车道降噪0.79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
多方协同“聚情”,提供“爱老敬老”服务。以老年人满意为工作目标,整合多方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离退休党员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务。推动社区卫生室定期为离退休党员提供健康状况评估、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基础医疗服务,为高龄、行动不便离退休党员提供家庭病床、巡诊等上门医疗服务。探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结合机关联基层党员“双报到”工作,由“双报到”党员和社区干部定期探访离退休党员,提供陪伴、事务代办、谈心交流等通用性服务,并定期邀请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员,上门提供医疗保健、心理指导、法律咨询等专业性服务。目前,社区卫生室为27名离退休党员提供基础医疗服务,机关党员和社区干部探访老同志20次,7次邀请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性服务。
六枝特区银壶街道银壶社区党支部离退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发挥余热“聚智”,助力“幸福家园”建设。以离退休党员为主体,组建“夕阳红”智囊小队,引导离退休党员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和特长专长,为建设“幸福家园”建言献策。如,通过“夕阳红”智囊小队倡议,六十五小区改造了人车分流道路、修建了休息闲聊区,协调资金修建小广场、设置公心庐廊道中的荣誉墙,将老卫生院改建成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发动群众自愿捐款修缮食堂作为社区居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同时,建立“夕阳红”宣讲小队,针对社区干部数量和经验不足的实际,充分利用离退休党员具有丰富人生阅历和较强政治素质的优势,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党中央、省委、市委及特区党委重要精神,着力在社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三线精神。今年来,宣讲小队先后开展宣讲活动12次,覆盖社区居民群众达4000余人次。
老当益壮“聚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针对部分离退休干部党员有一技之长、领导经验丰富、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等特点,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利用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特长优势,精准对接社区基层治理和广大居民群众需求,精心打造符合离退休干部党员发挥作用的党建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的民生项目监督员、社区综合治理战斗员、政策知识宣传员、民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治理引领员作用,有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在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离退休干部党员志愿者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积极开展入户排查、巡查值守、政策宣讲、爱心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通过志愿服务队,成功化解邻里纠纷32起,有效监督民生项目5个,传达民情民意42次,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60次。
通讯员:余磊磊
编辑:唐 睿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