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从竿头到墙头 ——“煤油灯”符号化背后的古镇电力变迁
2023-08-08 14:47:39
  • 煤油灯,作为电力稀缺时代的照明工具,如何演变成为符号化的品牌,与古镇,与美食联系在一起?从古朴老巷竹竿挑灯的微光如豆,到人群熙攘商铺林立的灯火街头,煤油灯,见证了贵州省六枝特区岩脚古镇半个多世纪的电力变迁。

    2a8fdec083fb4474b3ef62c0b87a8b74.jpg

    煤油灯前世今生

    贵州高原西部,莽莽乌蒙山脉奔涌向天边的六盘水深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就是素有“小荆州”称号的神秘古镇——岩脚。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岩脚古镇,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北部,小镇历史文化浓郁,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两岸绿柳的廻龙溪从小镇旁蜿蜒而过,所以也被远来的游客誉为“柳岸水乡”。

    9c8614f0d55d45b784a2da28a20179c7.jpg

    岩脚古镇以烙锅、面条、醋、凉粉等小吃闻名远近,其中尤以“煤油灯”烙锅最为人们熟知。“我们小的时候,电很不稳定,经常停电,不停电的时候,灯也是昏黄昏黄的,和煤油灯的光亮也差不多。”说起小时候镇上的用电情况,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小镇居民张波不无感慨,“那时候晚上最高兴的事,就是可以去老街上吃烙锅,竹竿挑着煤油灯的小摊,红泥火炉上的砂锅里,臭豆腐和洋芋被菜油烙煎得金黄金黄的,大人给几分钱一角钱的,买几块来吃,现在想来都会咽口水

    64411138bfb04bc483399813c927b3bd.jpg

    “其实岩脚古镇,算是六枝特区电力事业的发源地”年逾古稀的王应光老人,2012年从六枝供电局退休,作为参与了上世纪几个水电建设工程的老同志,他可以说是六枝水电事业发展的见证人和活字典。按照王应光老人的说法,岩脚古镇1958年建成的挑水河水电站,是六枝特区县域的第一座水电站,它的装机容量仅为2X25千瓦,基本只能解决岩脚古镇街上的居民用电,受制于当时的设备和技术,电力供应很不正常。

    7129b24adfb44cb8bfe86d0eebc6de6b.jpg

    bfe3fe8b6be94337b061a960a8fe8c23.jpg

    据王应光老人介绍,1996年,依托上世纪70年代小水电建设会战时建立的4个小水电站,成立了当时的六枝地电公司。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六枝地电公司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今天的中国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六枝供电局。而当时的4个小水电站,无一例外地,全部在岩脚镇的管辖范围。

    06e7537a376b49d3afa0a9abc204aa7d.jpg

    a59b7da0eb7849c895dda0bf510566a9.jpg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改革开放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城乡电力。仅从1996年六枝地电公司成立时年供电量在400万千瓦时,到2022年的12.1亿千瓦时,整整翻了300多倍,电力发展的巨变可见一斑。经济社会发展了,人们的头脑也活泛了,已经没有人记得清,岩脚古镇是哪一家烙锅店先打出了“煤油灯”这个招牌,随后各种缀以自家字号的“某某煤油灯”烙锅店在古镇拔节笋立,随后再蔓延至六枝城区和其他乡镇。

    “煤油灯”,从电力稀缺时代的照明工具,变成了六枝美食的活字招牌,成了外地人来六枝游玩必至的美食打卡点,并成为萦绕在他们舌尖的味觉记忆。

    8997af87f6704c2f9abd3b76a49f9c85.jpg

    强电网助推城镇建设

    “以前煤油灯是拿来照明的,现在成了我们岩脚烙锅的一个金字招牌,你来岩脚游玩,不吃点‘煤油灯’烙锅,你都不好意思说来过岩脚。”说起现在煤油灯烙锅店的经营状况,小吉煤油灯烙锅的老板胡绍刚面露喜色,不无自豪。胡老板的小吉煤油灯烙锅,在六枝特区城区和其他乡镇,已经开了5家分店。

    90ff1a8a6c534cf3ac8e6c79a34ba30c.jpg

    除了烙锅,岩脚古镇还有面条和醋这些特色产业。商铺林立,业态多方面发展,已经成为岩脚镇目前商业发展的良好态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岩脚镇有企业208户,个体工商户900余户,小微企业7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3户,各种大中型超市12家,从事商业人员2.3万人,商贸繁荣,城镇化率42%。

    b6a38408d4784c23aefb6ae89f5a3897.jpg

    针对岩脚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电力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电网。仅2018年到2023年的五年间,为了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南网贵州电网公司就投资了3000余万元的资金,用于岩脚镇的电力设备建设。2010年建成的110千伏梭戛变电站,距离岩脚镇政府所在地,也不过一公里之遥。优质电一墙之隔,如今的岩脚古镇,早已不是昔日微光如豆的穷街陋巷,而是灯火辉煌的市井街区。

    5a2f49574c6d4e9ea14ddf4aba3f505c.jpg

    优质电扮靓柳岸水乡

    近年来,岩脚古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实施“古镇亮化提升工程”和“水面业态打造工程”,盘活廻龙溪畔旅游闲置资源的同时挖掘现有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发展古镇休闲游,百年古镇焕发勃勃生机。每逢周末和节日,贵阳、六盘水等地的游客都会来岩脚古镇观光旅游。

    “来到岩脚古镇,除了美味的烙锅、凉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古镇的青瓦白墙,和干净的天空。”来自贵阳的游客卢丽敏说。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岩脚古镇游玩,抬头往天上看,并没有印象中矗立的电杆和交错的电线。2018年,800余万的建设资金被用于岩脚古镇的线缆入地。现在走在古镇,看不到天上的电线,就连传统的柱上变压器也看不到一台,全都变成了更规范更安全的箱式变压器。

    570e5af2b5e24938910a2e1c698b0a83.jpg

    电力硬件越来越强,优质服务也没有落后。针对岩脚古镇的特色产业和旅游发展,南网贵州六盘水六枝供电局对自己在优质服务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辖该片区的岩脚供电所,自发组织成立了“柳岸水乡”服务队。“岩脚被称为‘柳岸水乡’,我们也借用这个名字,成立了我们的电力服务队。”土生土长的岩脚人、岩脚供电所的所长夏祖庆说:“家乡人自有一份家乡情,我从小生长在岩脚,对这片土地肯定是有感情的,走到街上,遇到的不是亲戚就是朋友,大家对我们的供电服务说声‘好’!所里21名兄弟的辛苦就没有白费。”

    目前,岩脚古镇有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廻龙溪温泉度假区,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岩脚面博园。2022年6月,岩脚古镇成为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岩脚供电所的“柳岸水乡”电力服务队,主要针对古镇景区电力保障,了解和解决各家商户的用电需求,以网格经理为基础,实行24小时随诊的全天候服务。“一个电话,电力服务随时到身边!”

    cb6b949c411a4f498342925ad5ae3ddb.jpg

    岩脚古镇,从1958年的电力稀缺,到2023年的能源通达;从电力部门草创时期的野蛮生长,到优质服务的一再升级规范;煤油灯,作为隐进历史深处的记忆产物,变成如今林立六枝城乡的美食招牌。“煤油灯”,或者“柳岸水乡”电力服务队,都只是电力发展的缩影。持续增强用户电力获得感,大力推广“三零+三省”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构建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供电服务,电力人永远在路上,小考不断,一篇篇试卷也不断交到用户的手上,没有大考,没有毕业。

    557e6cd8fc904f5d91e58872754a04dc.jpg

    “煤油灯”,由竿头到墙头的退位,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而把“优质服务”这盏明灯,挂进千千万万用户的心坎,是每个电力人应该明了的职责担当。


    通讯员:王飞


    编辑:罗开国

    值班主任:王 薇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