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枝特区做优做强水果产业,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呈现出“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喜人景象。
近日,在兴隆村白岩脚桃树林基地,红彤彤的艳红桃缀满枝头,这是果农龙兴学自家种植的20余亩艳红桃。从2020年开始,他家每年桃子销售收入达10多万元。
新华镇兴隆村艳红桃基地
近年来,新华镇看准桃产业的发展优势,通过致富带头人带头,在兴隆村大力发展桃产业,促进老百姓稳定增收。
新华镇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胡波说:“兴隆村的土地特别适合种桃树,我们结合当地优势,准备在这里打造500亩的优质桃基地,把桃产业做大。”
在六枝特区,各乡镇根据本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水果产业,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种类多样、四季有果的水果产业发展格局。除了广泛分布的猕猴桃、刺梨外,落别的樱桃、岩脚的杨梅、郎岱的西瓜、牂牁的热带水果已经成为地区性的靓丽“名片”,助力一方群众增收。
今年的4月22日,六枝特区樱桃嘉年华暨温泉康养避暑旅游季活动开幕式在落别乡举行,拉开了“游画廊六枝、享健康之旅”的序幕。
成熟的落别樱桃
樱桃是落别乡的“招牌”水果,在当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甚至已经融入当地的文化当中。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樱桃节不再是单纯的采摘季,而是与民族文化、运动体验、温泉康养等内容联动,成为六枝特区的一大文旅产业IP。
水果作为“农旅结合”的主力要素,因其广泛的分布性,同时得益于近年来交通路网建设带来的出行便利,以草莓、樱桃和各种时令水果为主的采摘游,引爆了六枝特区的周末档和假期档。
草莓成熟的季节,在岩脚镇茹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基地,每天采摘量在300斤以上,需求量大的时候高达500多斤,每天接待游客300余人。通过游客采摘、订单销售等线上线下齐发力的销售模式,让草莓不愁销路。
茹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基地
近年来,六枝特区聚焦精品精深加工,在产业链构筑上下文章,推动水果产业附加值的提升。
2014 年成立的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六枝本土的刺梨加工产业,数年来围绕金黄的小果子不断探索,让这家企业的生产技术、营销模式、创新能力都产生了巨变。
轩辕农业公司刺梨加工生产线
在2023中国传统发酵食品创新大赛上,六枝刺梨鲜果及刺梨原浆酿造的“弄刺”牌刺梨酒第二次荣获金奖。
今年春节前夕,沃柑产业也有了新气象。为了准备年货,六枝特区农旅投(集团)有限公司的沃柑分拣车间内,多功能双通道分选机运转不停,成批来自牂牁镇种植基地的新鲜沃柑经过智能化设备的分拣,被工人装箱打包待运。
沃柑分拣车间
这是六枝特区多功能双通道分选机首次投入实战,改变了过去多人围坐选果的场面。分拣不是它唯一的“本事”,厂家在安装设备时预留了升级功能,还可以进行视觉检测、糖分检测等操作,让牂牁沃柑在规模化、精细化、品牌化上走得更远。
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丁丽飞说:“这个设备每小时的处理量是10吨,对水果分选的精准度可以做到正负两克的范围。”
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六枝特区充分利用独特资源,聚焦主体培育、提质增效、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走出了一条特色水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
编辑:罗开国
值班主任:王 薇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