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循着红色足迹,走进群山环绕、椒香四溢的黔中村,如何将美丽乡村蝶变“美丽经济”,黔中村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印证着。
黔中村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是牛场乡的东大门,境内被黔中水利枢纽和懒龙河水库两大库区紧紧环抱,享有“黔中半岛”之美誉。村境内有窗子洞、龙桥烈士陵园、红色文化陈列室等红色教育基地3处,2022年被列为全省第二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示范村。
黔中村种植的银杏
走进黔中村的银杏基地,工人们正在地里除草,为银杏叶采收做好准备。
黔中村的银杏产业始建于2017年,曾因无人管理而一度荒废。为激发农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的内生活力,黔中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进企业盘活原有产业,让村里原有的600亩银杏产业得以“起死回生”。
贵州众鑫骏驰商贸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关淞峰说:“这是我们公司入驻后进行的一个盘活。把土地流转费偿还清楚,再为银杏的销售对接到更好的渠道,让农户以及银杏产业发展有更好的方向。我们从早期的四、五百亩扩到今天的九百亩,已经进行了新老基地的划分。”
产品不光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为了让产品“风行市场”,发挥村党组织领导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了“党支部+公司+村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合股联营新模式,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都具有良好保障,让老百姓“种得安心、售得放心”。
关淞峰说:“我们以契约的形式进行合作,在合作期间,我们秉承着诚信经营的原则,三方共同经营,以村集体为担保、以公司作为负责、以农户及土地作为主体,让三方共同经营、共同盈利。”
农户在采摘花椒
黔中村主导产业有银杏、花椒、烤烟、辣椒等。同时黔中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明确每年的收益优先用于村集体经济再生产,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摆在首位。
黔中村党支部书记杨华说:“以‘绝代双椒’和‘两片绿叶’的方式,壮大我们村集体,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绝代双椒’主要就是辣椒和花椒、‘两片绿叶’主要是银杏和烤烟。壮大的方式一个是通过分红,分红的模式有百分之四十是壮大我们村集体,百分之六十是分给老百姓,这是财富资金分红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村集体种的有120亩,减去所有的支出,利益部分全部用来壮大村积累。”
黔中村产业基地
红色资产所带来的红色经济同样不容小觑。黔中村成立了黔中龙桥文化旅游公司,通过“客户订单+村委派单+公司接单”,为游客提供乘车代步、景点解说、餐饮保障和民宿订住等服务,实现游客得方便、公司获收益、集体促增收的三方共赢局面。同时成立了贵州黔中劳务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劳务服务的方式,面向污水处理、乡村振兴示范打造的项目进行劳务派遣,解决群众就业的同时,拓宽了村集体增收的渠道。
家门口的产业所带给老百姓的不仅仅是便利,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更能带动产业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步一步将美丽乡村蝶变“美丽经济”,推动着乡村振兴的发展。
杨华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原有的产业花椒和银杏,进行提质增效和扩大规模,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户增收。”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胡铁红(实习)
编辑:李丛语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