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大力推动大数据平台、数字化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试验推广,提升管理水平,为肉牛产业发展带来全新助力,助推乡村振兴。
吞下一粒“胶囊”,信息就被传递到远方的屏幕上,这并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中寨养殖场,继“电子耳标”投入使用后,又一项数字化“牛胃电胶囊”正在21头肉牛中进行尝试。
“牛胃电胶囊”
中寨养殖场场长杨元金介绍说:“我这个产品能够监测牛的日常采食量,运动量以及健康状况,如果哪头牛有问题,在系统上会预警,技术人员就会及时到场对牛进行检查治疗。‘牛胃电胶囊’就像是植入牛体内的机器人,能够感知牛的各项体征数值,具备定位功能,可以持续运作6年,伴随牛的一生。‘胶囊’记录的信息,通过圈舍上安装的终端实时上传至网络,实现远程监控。”
据介绍,数字化的运用不只在牛身上,还贯穿了喂食的全过程。
精壮的肉牛
中寨养牛场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1月投产,总投资3107万元,占地180余亩 ,现有黄牛1074头,每天要消耗食料8吨多。在过去,拌料时该放多少全靠人员经验。
中寨养殖场场长杨元金说:“以前拌料主要是以驾驶员、上料人员进行估算。现在安装系统,把计划量下达到平板上面,投料人员按照计量进行加料,每种干草、精料,如果加少了或者加多了,都会进行报警。”
投料监测系统
养殖场通过引进投料监测系统,提高了配料用量的精度,每天的误差从10%~15%降低到5%。车辆上安装的系统也具备定位功能。
中寨养殖场场长杨元金说:“这个系统还在车上配备一个设备,指定到哪一个圈舍,如果你开错圈舍,它就会报警,会提示驾驶员到某一个圈舍进行投料。安装这个系统以后,减少了日常的管理量,达到了每个圈舍精准投喂。”
中寨肉牛养殖场圈舍
“牛胃电胶囊”、投料监测系统的运用,不仅为养牛场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政府管理部门等提供安全可靠的溯源数据,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智慧力量。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578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