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乡村振兴丨岩脚镇新寨村:发展肉牛养殖 乡村产业“牛”起来
2023-11-06 15:47:50
  • 岩脚养牛场作为贵州黄牛集团新建的专业化、标准化的肉牛产业发展基地,自建成以来有效发挥中高端牛源中转场的作用,向省内养殖主体推广肉牛800多头,并通过养殖场建设、运作,发挥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578471ecaffb46e8b985d78c3a900d90.jpg

    新西兰安格斯牛

    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岩脚养牛场位于岩脚镇新寨村,占地面积190亩,共投资建设资金3千多万元,引进TMR拌料机、撒料车、铲车、抓草车、旋耕机等10台设备,现有饲养人员16人。

    走进养牛场的饲养大棚,一头头健壮的黑牛从栏杆间伸出脑袋,悠闲地吃着草料。

    岩脚养牛场场长高尚说:“由于本地黄牛市场价格不稳定,产生经济效益不明显,所以我们黄牛集团就把岩脚养牛场作为一个中高端肉牛的中转场繁育基地,从今年七月陆续引进新西兰进口的黑安格斯青年母牛新品种。”

    49e01cefc0ec40aaba4ee21a4f6b08f9.jpg

    工人正在为安格斯牛喂食

    今年7月1日起,岩脚养牛场陆续引进安格斯牛,进口牛1400多头,目前,该牛场定位为推动六方合作的牛只储备场,为经营主体输送了大量优质牛源。

    岩脚养牛场场长高尚说:“通过六方合作模式,往周边的县区推广。目前我们已经推广出去四户,其中六枝特区月亮河乡把仕寨村推广出去两户,镇安县推广一户,盘州市推广一户,四户已经推广出去800多头。”

    为肉牛准备食料,是养牛场每天的重要工作。养牛场使用的草料,除了周边种植区提供的新鲜牧草外,很大一部分来自省外的供应商,每天产业工人都在进行搬运、拌料等工作。

    215befca951f41ce8d5abb43ba6f0131.jpg

    工人正在搬运草料

    “在这里做工可以照顾到家里,也可以帮家里做点农活,我的主要工作是上下货,每月工资有3000元左右。”正在搬运食料的新寨村村民安金权今年60岁,之前曾在外省务工,对于养牛场的工作,他感到十分满意。

    除了务工收入,安金权家还流转了5亩多土地参与到养殖场建设中,流转费每年每亩500元,并以每三年100元的幅度增长。

    1bff47ec8a11496eb42ba94ba76d55b1.jpg

    抓草车正在作业

    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廖先智说:“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养殖场建设、招聘饲养人员、牧草种植加工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当地1000余人次的就业问题,岩脚养殖场涉及流转土地505户,230余亩,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11.5万元。通过牧草种植,流转涉及种草土地2300余亩,涉及农户1500余户,每年支付土地流转费用115万元。”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养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服务社会化、模式多样化”模式,实施优质肉牛外调、扩繁、育肥、防疫检疫、品牌建设、产品销售等项目,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肉牛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编辑:唐 睿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578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