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枝特区黔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场乡黑塘林场实施的150亩天麻迎来了首个收获季。
在黑塘林场的树林间,产业工人们正忙着挖掘天麻,12月的高山天气寒冷,却挡不住人们对丰收的喜悦。
工人正忙着挖天麻
六枝特区黔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唐臣鹏说:“基地今年种植天麻150亩,预计天麻产量10吨,通过电商、个人零售及大宗交易等渠道销售,主要是销往云南昭通、安徽亳州。”
2022年4月,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和技术储备,六枝特区黔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场乡黑塘林场播种了150亩天麻,开启了林下经济的探索之路。
天麻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号称“贵州三宝”之一,适宜在凉爽、湿润、洁净、疏松的土壤中生长,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自古以来,乌蒙山脉都是天麻的核心产地。黔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天麻作为林下经济的载体,也离不开多年来云贵地区天麻产业发展形成的成熟体系。
刚挖掘出的天麻
唐臣尧说:“贵州天麻全产业链发展是相对成熟的,整个供应链是非常齐全的,现在天麻市场占有面积特别的大。历史记载,天麻作为贵州‘三宝’之一,我们的天麻从唐朝就是贡品直供京城了。”
由于天麻首季生长周期较长,达到18个月,合作社在产业起步阶段就十分重视技术保障。
唐臣尧说:“目前,我们通过邀请到天麻产业的专家,还有贵州中医大学的天麻研究团队,在基地做技术指导。后期我们会在产品技术、技术保障上做深度的合作。”
天麻产业也为周边群众带来就业机会。据了解,基地在种植阶段用工量达到4000余人次,劳务支出达30多万元,目前采收季每周用工量也达到了400余人次。
工人正在挖天麻
基地工人向荣琴说:“我家就是附近的,我一直在基地务工,一天的工资是100多元。”
目前,已有许多个体户向黔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咨询天麻产业相关的事项,林下天麻的收获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将天麻等 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从药铺到餐桌,天麻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唐臣尧说:“一期天麻现已试种成功,2024年到2025年,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今后带动当地村民一起种植,增加大家的收入。”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编辑:刘淞佳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