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出彩画廊 引笔新章:2023年六枝特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回眸
2023-12-30 13:35:26
  •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六枝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众志成城、砥砺前行,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全面发展。

    六枝城区

    凛冬是寒意抵不过高质量发展的热浪。

    12月18日,贵州美锦“煤—焦—氢”项目点火烘炉暨招商签约仪式在六枝特区举行,标志着项目即将由建设中后期进入生产准备期。

    贵州美锦“煤—焦—氢”项目点火烘炉暨招商签约仪式

    2023年,六枝特区煤炭产量达420.2万吨,煤矿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加深。光伏发电项目、风电场项目、瓦斯发电持续推进。福能电厂预计全年发电68亿度,达到历史最高。牛场煤层气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5个钻井平台、35口井完钻,共计抽采量225.77万立方米。

    能源产业提质升级的基础上,新型工业有序发展。以已建设运营企业为产业基础,持续向产业下游延伸,补齐产业关键短板,逐步构建六大产业链发展格局。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1、2号焦炉封顶并实现点火。建成年产15万根优质水泥电杆改扩建项目。围绕木岗无水印染项目、岩脚园区再生绿色化纤项目,打造涤纶化纤纺织全产业链条。循环流化床项目完成主场区选址及现场勘测量工作。磷酸铁锂项目建成11条生产线,累计完成投资约10.24亿元,产能达7万吨。建成投产年产1000吨碳酸锂中试线,实现黏土锂资源选冶技术突破和碳酸锂规模化产出。

    工业发展迎来春天的同时,旅游业的活力也在一步步苏醒。

    被“速度贵州”牂牁江铁人两项赛吸引的运动员对运动胜境竖起了大拇指。今年来,六枝特区文旅市场迎来复苏,围绕“中国凉都·画廊六枝”“六枝六味·有滋有味”品牌,承办了多起赛事、活动,旅游业稳健推进。

    牂牁江皮划艇竞赛

    318浪哨缘房车营地成功创建国家4C级营地、上榜“第三批全国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落别龙井生态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涉旅市场主体58家,累计接待游客达1850.83万人次,同比增长22.75%,旅游总收入达199.15亿元,同比增长31.36%。

    走进六枝特区电商物流产业园的仓储中心,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区域称量、装袋、打包,现场忙碌有序。今年,六枝特区4家电商企业获评“贵州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企业”称号,建设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全年网络零售额预计达7500万元。

    主播带货

    从田间通向仓储中心的产业路,到电商基地通向全国市场的高速路,电商的蓬勃兴起,离不开路网的建设。而六枝境内的路网建设,正在迎接新的革命。

    高山深谷,玉龙飞度。主桥墩高度、单跨跨径、全桥长度三项在目前同类型空腹式连续刚构桥中排名世界第一的纳晴高速六枝特大桥,世界第一座大跨度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的纳晴高速乌蒙山特大桥,大国工匠正在群山中架设飞越之路。

    纳晴高速施工现场

    2023年,六枝特区补齐设施短板,完善路网、水网、电网、地下管网、油气管网、通讯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实现新跨越。协调推进纳晴、六安、安盘高速公路建设,扩建、修复、开通区内部分同路,提升道路通达率。申报续建骨干水源工程8个、供水一体化项目7个,建设输水管线123.65公里,可解决41.2559万人饮水问题。完成电网建设工程总投资2277万元,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380千米,“两率一户”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供电可靠率达99.88%。完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56.785公里,推进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11.105公里,9个乡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建成污水主次管网26公里。积极推进六枝特区城镇天然气储气及配套管网项目(二期)建设,新建天然气管道14km。新增5G基站472个,累计开通5G基站达1232个,逐步实现“万兆到楼(小区)、千兆到户”,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

    污水管网改造

    “六网”齐全,直达村寨,沿着平整道路走进乡村,乡村振兴成果喜人。六枝特区常态化开展“3+1”保障风险问题排查处置,动态清零问题500余个。脱贫劳动力累计实现就业创业70198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671万元,同比增长17.12%,有劳动力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实现清零。

    稻谷金黄高粱红,秋季的六枝原野满是丰收的喜悦。乡村振兴,离不开粮食安全的强力保证,也离不开特色产业的百花齐放。

    2023年,全区粮食播面55.09万亩,产量达15.88万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25个,总投资12769万元。种植蔬菜19.5万亩、食用菌3985万棒、中药材3.52万亩。预计全年出栏生猪30万头、肉牛3.7万头、肉羊4.1万只、家禽360万羽。持续推进豆制品、刺梨饮料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26家,累计培育规上企业10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9%以上。

    1月投产以来,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六枝特区有限责任公司中寨养殖场大力推动大数据平台、数字化技术在肉牛养殖中的试验推广,从“电子耳标”到“牛胃胶囊”,再到投料监测系统,不仅为养牛场提供数据支持,也为消费者、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溯源数据,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智慧力量。

    黄牛养殖

    2023年,六枝特区种植业智慧农业覆盖面积达6521.8亩,养殖业智慧农业圈舍面积达37266.8平方米,建成物联监控系统5个,农业现代化建设正在形成新的产业力量。

    在特区政务大厅市场监管局办事窗口,快捷又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办事群众的肯定。

    六枝特区市场监管局窗口工作人员毛红表示:“市场监管窗口实行了延时服务、容缺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服务机制,确保办事群众和企业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只交一套资料、只跑一次路,就把事办成。

    窗口的提速,是整体营商环境构建的一环。今年来,六枝特区加强政策供给,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贵人服务”“双问双服务”等品牌打造,让服务意识融入工作点滴,服务保障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800户;落实惠企政策30项,涉及金额11.05亿元;累计引进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3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19家,发展家庭农场193家。开展招商40余次,对接企业140余家,引进产业项目10个,引进优强企业16家,新增到位资金35.5亿元。

    六枝特区政务大厅

    工业突破、农业兴旺、三产复苏,而底色始终是生机勃勃的绿。六枝特区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力守住绿色家园。持续巩固六枝河流域综合整治成果,全区17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4%;3.5万亩退化林修复和3.5万亩封山育林工程稳步实施,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44.4km²。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如何,评卷人是人民群众。六枝特区始终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持续在稳岗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发力,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9252人,引导15.41万农村劳动力到省外务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237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10158人。投入各类教育项目资金12191万元,新建改扩建项目67个。“2+4+N”医共体建设纵深推进,新建规范化卫生室26个。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762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6120元/年,分别增长8个、15个百分点,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补贴18048.72万元。持续完善社区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深化“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制度。社会治安不断优化,刑事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40.7%、29.52%。

    六枝融媒综合整理  


    编辑:马 也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