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逢盛世,拼搏正当时。大学毕业便回乡创业的苏永文,将家乡的散、小“土特产”发展为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当选市人大代表后,他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是父老乡亲们心目中满意的“90后代言人”。
1991年出生于新场乡松坝村的苏永文,2015年大学毕业后便返乡创业,成立贵州好西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思维敏捷、敢闯敢干的他,利用在校创业期间所积累的经验,结合家乡自然资源优势,流转荒山400余亩种植阳荷,并套种杨梅、李子等果树。产业的初步成型,为周边村民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阳荷基地
苏永文始终牢固树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意识,认真履职尽责,深入一线了解群众呼声,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对接有关单位和部门协商解决。
新场乡松坝村党支部书记刘胜海表示:“市人大代表苏永文,也是我们村的致富带头人,苏永文代表通过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发现老百姓对松坝村核桃基地闲置呼声比较大,苏永文代表把这个议案提上两会,现在,这片土地已经恢复成耕地。”
据介绍,2022年还处于荒废中的核桃基地,通过人大代表苏永文的“发力”,现在已经种上了780亩花菜,预计3至4月份可采收。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他还带动部分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除带动松坝村的发展外,苏永文还立志用阳荷“擦亮”六枝产业名片。为发展壮大阳荷产业,他与同行共享货源、销路、技术等资源。据中寨乡移山村村民邓召京介绍,他是通过抖音了解到阳荷这一小众产业并认识了苏永文,有了种植阳荷的想法后,便请苏永文帮忙指导选地。为确保土壤土质的适应性,苏永文专门邀请了省农业农村厅的专家同去考察。现在邓召京已在老家租了20亩地用于种植阳荷,苏永文成了他的创业“引路人”。
中寨乡移山村村民邓召京表示:“苏永文代表是值得信任的,他都是先提供技术、提供种子,比较支持我们六枝的各种产业发展。”
苏永文走村入户收集社情民意
苏永文总是为村民、群众解烦忧,用“接地气”的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是村民心中的“新农人”“知心人”和倾听民声的“连心桥”。
走进松坝村,随处可见张贴的人大代表联络牌,职能、电话等信息清晰明了,为群众提供了倾诉想法和反映问题的途径。人大代表不只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苏永文正以“青年”之力,绘就“青绿”之美。
苏永文说:“今年我提的议案就是拓宽农村道路,现在返乡创业年轻人越来越多,道路窄不够宽,限制了农产品的运输和产业的发展。下一步,我会把上面政策给父老乡亲们传达,也把父老乡亲好的想法、好的建议积极地向上面反应。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融媒体中心记者:浦仕美 林联焕(实习)
编辑:马 也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