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2023年,六枝特区“五大攻坚”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2024-02-15 13:45:56
  • 金秋十月,在木岗镇成片的坝区上,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田间。木岗镇的稻田从播种、插秧到管护、收获,每一个环节都使用微耕机、插秧机、育秧机、无人机、收割机助力农业生产。这是六枝特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2023年,六枝特区坚持把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贯穿农业现代化各环节,狠抓粮食稳产保供、农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加工提升、生态畜牧业振兴“五大攻坚行动”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六枝特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扛起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责任状,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

    54f965a9ef324f90aeda350de7c28c15.png

    蔬菜基地

    阳春3月,月亮河乡双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茶叶迎来采摘期。连绵起伏的茶山上,鲜绿的茶树迎风摇曳,嫩绿的新芽迎风而立,茶农们穿梭在茶树间,娴熟地采摘新茶。茶产业成为六枝特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途径。

    六枝特区坚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凉都三宝”为重点,以“两园一田”为抓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步紧盯“短平快”产业发展,发展蔬菜28.5万亩、建成保供蔬菜基地1.8万亩,发展食用菌7030万棒、中药材3.9万亩。因地制宜推广林菌、林菜、林药、林蜂等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25.6万亩。

    80883fdf0b684d21afec30461b7d7733.png

    梭戛养猪场

    2023年,六枝特区坚持区内与区外并举、线上与线下结合,促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全面升级。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加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入驻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企业达322家。累计引进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83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05家,发展家庭农场227家。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地标产品,累计认证绿色食品35个、有机食品11个、地理保护标志产品11个。区域公用品牌“六枝六味·有滋有味”越来越响。

    近年来,六枝特区精心谋划“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招商项目14个。依托现有加工基地狠抓农产品补链强链延链,通过做强一批、引进一批、扶持一批的方式,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30家,累计培育规上企业10家。同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豆制品、刺梨饮料、蜂蜜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

    2023年,六枝特区加快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以“凉都跑山猪”“六枝大北农”和“贵州黄牛”为主攻方向,大力扶持国家级、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建设。以贵州黄牛集团为龙头,以“大规模、小群体”发展为主线,创新推广“六方合作”模式(政府+部门+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农户),大力发展肉牛产业。新场乡二表哥跑山猪养殖场获评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正在开展猪肉出口准备工作;六枝大北农梭戛母猪场获评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中寨和岩脚3500头肉牛标准化规模育肥场、月亮河乡食用菌大棚能繁母牛超市相继建成投用。2023年全年出栏生猪30万头、牛3.5万头、羊4.1万只、家禽360万羽;渔业水产养殖面积36060亩、水产品总产量1500吨。

    ea3afe1b1db34690bbb659ebb2608d28.png

    林下食用菌

    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质量提升的背后,是智慧赋能带来的农业技术变革。六枝特区加强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物联网等信息体系建设,实现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

    秋收时节,在郎岱镇高粱种植基地,工人们正用铁耙将采收的高粱扒匀铺平,让一粒粒红艳饱满的高粱粒享受明媚的“日光浴”。这是郎岱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配套的机耕道和产业路直接修进高粱基地,农民收完高粱就可以直接在农田旁的生产便道上晾晒,既方便生产又不妨碍正常道路通行的良好现象。2023年,六枝特区通过在落别、木岗、龙河、郎岱等4个乡镇“打擂台”比武的方式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点,有效带动全区3万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目前,全区已建成36.29万亩高标准农田。

    2023年,六枝特区不断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适宜山地农机具,在木岗、月亮河等5个乡镇组织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不断提升机播率、机收率,着力补齐全程机械化环节短板,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9%以上。

    加快机械化的同时,加快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六枝特区选派19名科技特派员到村到企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加快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物联网等信息体系建设,全区种植业智慧农业覆盖面积达6521.8亩,养殖业智慧农业圈舍面积达37266.8㎡,建成物联监控系统5个、产地冷库22个。

    依托现有加工基地狠抓农产品补链强链延链,通过做强一批、引进一批、扶持一批的方式,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30家,累计培育规上企业10家。同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豆制品、刺梨饮料、蜂蜜等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是六枝特区加快农业实现产业化、品牌化、特色化的战略成果,也是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纪实。展望未来,沃野新景象。六枝特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中心记者:谢俊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