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下一节课后服务还来翻土吗?如果还来,那我就提前做好准备。我们知道,参加这样的劳动既脏又累,但一想到土地开发出来后,不仅为我们创设了卫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为我们发挥一技之长创造了条件……”在六枝特区大用镇第一小学荒地开垦现场,四年级(1)班学生吴道刚一边翻土一边与老师交流课后服务的感受。
大用镇第一小学是一所寄宿制乡镇学校,在学校宿舍楼和教学楼之间,有一块300余平米的土地。由于修建宿舍楼时,建筑工人为了方便,将杂物和建筑垃圾倾倒在土地上,使之成了垃圾堆放场,既污染了环境,又影响校容校貌。
“双减”政策落实后,学校一方面存在缺乏实施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的困难,一方面却有着闲置荒芜的土地尚未开发。对此,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但由于垃圾清运工作困难而收效甚微。
2024年春季学期伊始,学校通过多方考证、认真调研,决定下大力将其杂物和垃圾全部清运干净,把土地分配给三年级以上的7个班级,每班开垦一片属于自己班级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由班级根据季节变化,自行决定种植作物类型,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认识农作物、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感受耕种与收获的快乐,在劳动中求知,在收获中成长。
学校宣布这一决定后,全校师生随即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投入劳动之中。通过近一月的努力,杂物和垃圾均清运干净,土地已开垦就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终于建成,孩子们终于有了播撒“希望”的“乐园”。目前,各班正在抢抓季节,积极播种具有班级特色的作物种子。
“作物长出地面后,我们将随时进行锄草、松土、施肥、浇水等管理。”正在参加播种劳动的学生吴道刚说得头头是道。
“让孩子在这样整洁舒适的学校上学,我们放心。”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一位前来接孩子放学回家的一年级学生家长说。
荒地变“乐园”,“双减”成效显。大用一小的荒地开发利用,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文明程度,还展示了师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提升学校“双减”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
通讯员:沈宽富 李兴起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汪 琪
执行监制:何 勇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