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融媒】安全为基 技术为翼 打造高速网络新节点
2024-05-13 13:24:49
  • 纳晴公路8标项目部主线长15.274公里,和其他标段相比距离较短,但这段看似“不长”的路段,与已运行的都香高速、建设中的安盘高速相连,是贵州境内高速网络的一处节点,工程中包括主线桥梁9座、匝道桥梁31座、隧道2座、互通3处、服务区1处,道路建设总长达到40公里以上,桥隧比44.9%。项目建设以来,始终保持安全为基 、技术为翼, 打造高速网络新节点。

    多重“保险”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在下坝隧道深处,工作人员正在对前方的山体进行探测。他们就像整支施工队的“斥候”,而他们能准确掌握围岩的情况,“法宝”之一就是黑色提箱里的红外线探水仪,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别是岩溶发育地区,确定前方30米范围内有无含水断层和溶洞,了解水路走向。

    0823072bab6749688f885c277c70dd83.jpg

    下坝隧道洞身衬砌

    “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我们这个下坝隧道也不例外。”正在查看探测情况的中国能建葛洲坝路桥公司纳晴公路8标施工三处负责人刘超告诉我们,下坝隧道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复杂,高岩溶发育、高富水的特点,给施工带来了不少挑战,“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源,一个是存在掌子面突水涌泥的风险,再一个就是下穿不良地质存在局部洞内坍塌的风险。”

    下坝隧道位于六枝特区关寨镇龙潭村,左右线长度分别为5233米、5260米,属于特长隧道,其中纳晴高速TJ8标段负责的左右线实际施工长度为2898米、2935米,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施工队伍采取了多种探测技术综合利用的方式,每一米都万分谨慎。

    “我们会采用超前钻孔、超声波地质雷达,以及红外线探水仪,进行全面的掌子面围岩探测,把这个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印证,然后系统地对前方围岩进行研判。再来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这个开挖工法,尽量地去规避风险。”刘超表示,每一次探测就相当于对前方地质做了一次“核磁共振”。

    虽然有技术的支持,但复杂地质还是带来了惊险时刻。

    2022年4月16日,下坝隧道发生了突泥地质灾害,涌出的泥浆冲击到1公里外,后经测算淤泥达到2万立方米,万幸的是,20多名施工人员因为平时安全演练基本功扎实,在刚出现突泥迹象时就及时撤离,实现零伤亡。

    8dd220cffae248299a7a977a95e5e47f.jpg

    下坝隧道洞口全景

    在项目开工之前,纳晴8标就对风险源进行了研判,制定了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开展应急演练,施工人员每次班前班后开展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项目施工中装备了科技智能化监控中心,配置人脸识别的电子门禁考勤及定位系统、设备芯片门禁识别和定位系统、重要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安全再加了一道“保险”。

    彰显工艺 打造智慧高速项目

    地图上纳晴高速与都香高速相交的地方,如今立起了一座1200多米的大桥。二道水特大桥与下坝隧道一样,是纳晴8标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位于岩脚镇高桥村,左幅全长1232米,共29跨,最大跨径76米,最大墩高55.21米;右幅全长1257米,共32跨,最大跨径65米,最大墩高56.36米。

    35cfb9a3e01f4ed7ac2d316b47a34427.jpg

    二道水特大桥

    如今的二道水特大桥主体已完工,忙碌的工程车辆从桥上驶过,但在当初,这里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二道水特大桥下方为川流不息的都香高速和廻龙溪湿地公园,在施工的同时还要考虑减少对车辆和环境的影响。同时大桥一端连接着上寨隧道,考虑到隧道的按时施工,留给大桥的工期十分有限。

    面对这一情况,项目部科学组织、精准施工,编制完善相关方案并邀请第三方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评价,同时加强上级各管理单位协调沟通,严格按照涉路施工规范要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贯穿了在大桥建设的始终,让工程安全高效。

    二道水大桥主要采用轻型液压爬模工艺,爬模配置灵活、操作简便易行、抗风能力强、爬升速度快、工程质量好、施工安全、综合效益显著等特点。大桥上部施工采用“预制T梁+钢箱梁”两位一体的施工模式。与预制T梁相比,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钢箱梁的跨度更长、工艺流程更先进。其中架设在左幅第十联,总长172米、总重2203吨的变高钢箱梁,为全线同类型最大跨度钢箱梁。

    桥梁跨线施工时,除搭设安全通道外,项目部还加强与当地路政、交警、运管中心联动巡查,同时现场项目部通过运用三维扫描、三维模型等技术,从模型中得出各片梁的相关参数。每吊装一片梁复核一次数据,真正做到严格过程控制、及时纠偏调差,有效地将箱梁吊装完成后的精度严格控制在相关规范允许范围之内,从而精准把控各环节的安全质量,共同做好跨线施工和涉高施工安全管理。

    面对复杂的情况,纳晴8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工艺的运用,实现了质量、安全、工期的高效管控。

    众志成城 筑牢高速网络节点

    2024年的“五一”假期,纳晴8标的工人们在岗位上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下坝隧道施工队伍负责人告诉我们,“下坝隧道这边有200余名工人在加班加点,因为我们晓得,我们这个工程属于重点控制工程,现在处于冲刺阶段,我们都说要鼓足劲、铆足劲、加油干!”

    纳晴高速是贵州省纳雍至兴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串联了杭瑞、厦蓉、沪昆等国家高速公路主线,项目全长162.17公里,对完善贵州省境内国高网和区域路网,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资源、能源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全体人员齐心协力,以积极的精神面貌攻坚了施工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挑战,而这之中,总能在最前方看到党员的身影。

    f9b8147b0a5246b8a231891670eee5d0.jpg

    岩脚西枢纽互通

    为推进工程建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破解生产经营难题、落实提质增效各项工作,项目部党员先锋队积极开展日常施工监督,检查关键工程节点,组织各专业工程师深入施工一线,将“红色基因”融入工程推进、监督、验收等各个环节中,确保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攻坚克难作用。

    据纳晴8标项目生产副经理骆大国介绍,项目部今年的生产目标是完成标段内的全部施工任务,重点围绕控制性工程——下坝隧道的安全施工开展。在力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倒排工期、定期汇总纠偏等方式,加班加点加油干,争取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建好纳晴高速,造福贵州人民。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建设者们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奋力攻坚克难,披荆斩棘,走过万水千山,描绘出一幅幅祖国基建梦想蓝图。他们的脚步,还在继续前进……

    融媒体中心记者:令狐荣骏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王 薇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六枝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