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水稻移栽的黄金季节,六枝特区广大农户抢抓农时,发挥新技术、新设备带来的优势,大规模开展水稻秧苗移栽工作,为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农机手正在操作插秧机
大型拖拉机和微耕机来回穿梭在水田中,一块块长势喜人的稻秧被全盘托起,在插秧机的哒哒声中分离,整齐地竖立在田间。
这样的场景,正在六枝各地的水田中不断上演。
在六枝特区龙河镇陇木河坝的稻田里,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龙河镇村民向学达说:“以前,我们插秧都是靠人工,一人一天只能插一亩多地,而且累得腰酸背痛。有了机械化插秧,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插30至40亩,省时又省力。”
插秧机不仅提高了插秧效率,还保证了秧苗的整齐度和深浅一致性。有助于改善田间的通风和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秧苗的健康生长。
近年来,六枝特区不断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适宜山地农机具。今年春季,插秧机成了不少地方的“标配”。
机插秧
随着木岗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快速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还形成了“滴滴农机”这类代耕代管代收的服务模式,通过电话向合作社下“订单”,在插秧时节这样的服务模式大受欢迎。
木岗镇用平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朝庆说:“现在我们合作社种得有水稻,正在机插秧,赶紧把自己的种完好去服务老百姓,好多就打电话来讲需要服务。”
除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提升,新技术新品种的研究运用也彰显了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六枝特区月亮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水稻品种研发,优选出适合本地气候、土质的水稻品种,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红米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村民们正在下秧盘
六枝特区月亮河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仕龙说:“在品种方面,我们一直持续不断地和省农科院的水稻专家联合。他们在海南帮助我们培育,我们再拿来通过两到三年的优选选出我们后三年要大面积种植的新品种,因为我们常规品种三年就要退化,所以我们要持续不断地在新品种的选育方面开展试验示范工作。”
新质生产力为农业注入新的动能与活力,六枝特区将继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紧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中心综合整理
编辑:潘劲潮
值班主任:刘 静
执行监制:韩江峰
总监制:卢 泉
新闻热线: 0858-5333860
投稿邮箱: lztv5320777@126.com(附图)